西安新闻信息网立足西安,纵览世界,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网民提供西安本地发生的大小事,是您了解西安最好的窗口,我们为您提供西安最新新闻信息,包括有陕西西安新闻,今日西安新闻,今天西安新闻,西安热点新闻,西安资讯等信息。

主页 > 西安新闻 >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来源:西安新闻网作者:欧陆生更新时间:2021-02-02 02:46:48阅读:

本篇文章2540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闻记者段倩先生经过编辑陈旭先生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深化粤港澳合作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于7月1日在香港签署,国家发改委也于当天在香港举办了“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一度成为舆论的热议。

7月3日,《每日经济信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报道(微信公众平台: zmsyqbd )记者采访了长期关注大湾区议题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郭万达表示,香港回归后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地位提高和加强。 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内地和香港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内地支持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 他说,在大湾区的驱动下,香港的产业结构将完整。 香港的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制度,也为内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香港近年来ipo总额居世界第一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报道:你认为香港20年来回来取得了那些成果吗?

郭万达: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了成功实践,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绩,香港的经济维持了基本的繁荣稳定。

第一,香港本身的经济高速发展,20年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为3.2%左右,在发达经济中很高。 香港自己拥有的自由竞争制度使其发展得更好更快,它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这些地位得到提高和加强。 香港最近两年的ipo总额居世界第一,已经超过中微子。 而且香港连续23年被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这些表明香港将继续稳步发展。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第二,香港和内地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香港取得今天的成就与祖国内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从进出口来看,内地占香港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超过50%香港约7成的资本流向内地,内地是该资本的第一流出地。 另一方面,内地约70%的对外投资是通过香港出去的。 另外,香港的旅游业非常发达,其中近70%来自内地。 香港贸易、物流、投资、金融业的发达与内地有很大关系。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大湾区共同制作“创新汤”

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介绍,毗邻香港的深圳迅速崛起,与毗邻澳门的珠海相比,似乎毫不逊色,辐射程度不够。 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从大湾区的香港和澳门获益呢

郭万达:香港约有700万人口,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澳门人口60万,面积也30平方公里,澳门经济实力不如香港强。 在深圳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香港的因素,特别是在80~90年代,香港的多个产业转移到了深圳和东莞。 为什么东莞成了“世界工厂”,是因为早年产业从香港转移到深圳,转移到东莞。

相比之下,澳门无法转移那么多产业,澳门主导博彩业,能转移的产业太少,辐射作用有限。

纵观广东省整体,珠江东岸发展迅速。 大湾区的“9+2”为了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一个大都市圈迅速发展,第一是为了实现基础设施的连通,首先连接珠江东岸和西岸,比如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可以辐射中山。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香港可以辐射珠海、澳门和江门。 另外,未来虎门大桥、城市轨道、高速铁路、地铁的连通,提高了地区间的通勤效率,辐射推进作用也提高了,受城市间地理制约的因素缩小了。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二是从生产要素流动中获益。 生产要素包括资本要素、人才要素和技术要素。 要打破行政障碍和报关障碍,必须促进在大湾区的要素流动。 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快速发展有差距。 我们说水流向低处,生产要素流向更便宜的地方,这将使地方经济迅速发展。 人到高处,人才机会多,赚钱多,生活质量好。 “高处”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来实现,可以调动人才。 这可以从生产要素的流动中获益。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三是从技术创新中获益。 整个海湾地区最期待的是创新。 城市之间各有特点,分组的是一锅汤,这是创新汤,大湾区将吸引世界科技资源到这里,成为创新高地,科学创新产业集聚地,成为科学创新人才集聚地。

改善香港的“中间产业缺乏症”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表示,服务业在香港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非常高,年服务业对香港生产总值的贡献上升到92.7%,同期制造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下降到1.3%。 这个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吗? 在大湾区的推进下,香港的产业结构能改善吗?

郭万达:香港服务业非常高,达到90%以上,缺乏“中间产业”。 也就是说,附加值没有金融业高,但比旅游、商贸高的产业。 香港有那么多大学,但没有足够的制造业。 我们以前不是传到制造业的,而是指创新科技产业。 这带来了很多问题,产业组合不好反而影响了创新和科研,毕业的年轻人要么从事金融事业,要么从事旅游,选择的余地非常少。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技术创新有载体,需要转化移动互联、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研发成果,设计开发后必须创造它,必须有载体。 但是香港至今仍不能做以前流传的制造业。 本身的面积很小,没有变革空之间,但现在大湾区可以在她的变革空之间。

在大湾区的驱动下,内地和香港可以通过融合的迅速发展来处理香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问题。 香港的特点是收集全球资源,那是自由港,法律体系一般属于法系。 香港可以将其创造性和文化与深圳、东莞和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相结合,珠江三角洲有强大的制造业。 这融合了迅速的发展,香港和内地的联合有利于其产业调整。

打破内地和港澳的报关障碍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表示,大湾区建设将来需要重点开展六个方面的业务,其中一个是着力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但九个城市的市场化、快速发展程度不一致。 你认为应该如何实现城市间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郭万达:市场一体化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是要素流动的一体化。 资本市场是股票、债券等交易,人才市场是人才流动,货物市场实现报关便利化。 港澳本身就是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很少介入,市场化程度很高。 内地市场化程度还没有港澳高,内地9个城市要参考港澳自由港、自由贸易制度。 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市场化程度,这也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做的事件。 实验是投资便利化、报关便利化、金融创新,利用人民币国际化进行金融创新。

【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是深圳、东莞、广州之间的联系程度。 一体化水平内地各城市略高,通过港澳一定会报关。 发改委说要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需要优化报关制度的安排。 这里提到的是打破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之间的行政化壁垒内地城市与香港、澳门之间的报关障碍也要打破。 但这不是完全由地方决定的,这也是国家发改委协调的理由。

标题:【财讯】香港制造业占比不足2% 大湾区为承载革新科技提供广阔空间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1987.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西安新闻网网站介绍

西安新闻网作为让世界了解西安的一个重要窗口,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西安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权威性新闻、信息,引导西安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提供权威和真实的西安地区的实事资讯,民事资讯,旅游资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