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财政年底突击花钱现象终结:部门不敢乱编预算
本篇文章1825字,读完约5分钟
陈益刊
财政资金集中在年末,有些部门为了花钱而滥发年末福利,出现了召开豪华年会的现象,社会上恶毒地为年末突击花钱,但这几年的顽固疾病和今年消失了。
财政部的数据和年初预算数据显示,今年最后两个月全国通常公共预算支出约为3.3万亿元,占全年通常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约为18.2%。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许多官员、专家认为上述比重正常,从这个数字来看,年末的突击金现象确实消失了。
不是年末突击花钱,近年实施的财税体制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年新预算法实施,预算约束固化,财政支出进度加快,确保巨额财政资金不再集中于年末支出。 在中央八项规定、腐败支持廉重压下,公款吃喝、奖金乱发等奢侈风气也戛然而止,机关单位乱费现象得到了抑制。
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结束
到了年末,突击金现象引起了舆论的关注,这表明一年的大量财政支出集中在最后一两个月。
“我记得在最严重的时候,最后一个月的财政支出占全年支出的近27%。 也就是说,第一季度的财政资金在最后一个月用完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说。
花钱的现象也困扰着中央,财政部通过各种手段根除了这种现象,近年来逐渐被消除。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2008年以来的财政收支数据,最后两个月全国通常公共预算支出占年度支出总额的比例下降,从2008年的35%下降到去年的23.7%。 这个数字今年也持续下降,首次跌破20%。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案的报告显示,年全国常规公共预算支出为180715亿元。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通常公共预算支出为136759亿元,如果预算正确,这意味着今年最后两个月全国通常公共预算支出额为32940亿元,占全年通常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18.2%。
长期关注政府预算的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邓淑莲认为,18.2%是正常数值,从这个数字中消除了年末的突击费用。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年末两个月的支出占有率为18.2%正常,年末突击费用现象确实消失了。
杨志勇认为年底突击花钱有轻蔑的倾向,自己希望年底集中精力花钱。 从近年来的财政支出状况来看,预算每月的支出分布正常,年末集中的支出现象逐渐消失。
如果全年各月财政支出宽松,通常各月政府财政支出占年内预算的比例几乎为8%。 实际上年末结算的钱不少。 这个年末财政资金支出所占的比例有点高,所以很正常。
部门不敢乱编预算,付钱加快速度
一个部门为了赢得越来越多的财政资金,经常在年初预算编制中夸大支出额,但资金真正支付后,由于没有相应的项目支出,这笔资金没有被上级政府回收,在最后一两个月内突击消费。
叶青表示,以前部门单位对上面的钱要求很积极,但现在预算管理越来越严格后,预算安排比以前合理,钱必须用完。
邓淑莲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年末突击花钱的一大原因是政府筹资进度缓慢,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3月才批准中央财政预算,经过一点流程,中央财政的钱支付到地方已经是第三、第四季度。 近年来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这不用年底突击费用。
今年10个月前,全国常规公共预算支出147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明显高于年初预算支出增长率( 6.7% )。 由于前期支出进度加快和基数高等因素,今年10月单月财政支出少见出现12.5%的负增长。
邓淑莲表示,年末突击费用现象逐渐消失,与这个财税改革中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年新的预算法实施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得到加强,预算支出的进度也明显提高,这有助于应对突击费用这一课题。
钱的浪费减少了
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中对社会最恶毒的是浪费。
到目前为止,有些部门和公司有自己的“算盘”。 今年的预算用不完,明年的预算会减少。 正是“有钱就不用,逾期作废”。 在这样的错误认识下,有人认为“节约无效,浪费合理”,以钱为任务,投千金,浪费。 从天价购买到虚假的排枝,花钱的事件经常发生,为腐败繁殖提供了温床。
叶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反腐败支持廉重压力下,没有人愿意使用公款吃喝。 就这样,现在有些机构在申请预算时更谨慎地使用申请的钱。
一位地方税务局的人觉得,在政府支出方面,“三公费”、事务经费等支出控制越来越严格,支出增长率明显下降。
邓淑莲认为可以从账上看到突击金的现象确实在消失,但这些钱是否真的花光了,而且是否比较有效率还需要注意。 在预算约束强化的背景下,部分账上支出的财政资金可能体现了以下部门单位的结转资金,但实际上没有使用。
标题:【财讯】财政年底突击花钱现象终结:部门不敢乱编预算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2530.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