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访局让信访“阳光化””
本篇文章1490字,读完约4分钟
尖叫、哭泣、拉扯……访问群众经常堵在党委政府的门口,希望有“蓝天”。 但是,不进门、找不到人、不能工作、找“蓝天”的愿望总是空。
再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情况了。 1月30日上午,北京永定门西街、国家信访局参观会客室门口,访客按顺序排队,进行安检、登记、反映问题。 “到目前为止,高峰期聚集了3000人,但我想今天上午只有300人。 ”。 工作人员介绍。
从哪里来的? 日前,记者进入国家信访局,深入了解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的变化,为民众担忧新气象。
不接受上司的投诉,巩固地方的责任
“你是哪里人? 反映什么事件? ”国家信访局访问了接待室6号的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仔细询问。 他告诉记者,随着分阶段访问新规的实施,许多访问事项不再属于国家信访局的受理范围,“一般我建议他们先分阶段访问,回乡处理问题。”
长期以来,受访者认为“官越大,越能处理问题”,选择了访问北京。 实际上,即使国家信访局受理了,为了了解情况也许也需要地方的协助。 并且,为了降低群众信访价格,年5月1日,正式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手续引导来访者依法分阶段信访的办法》,规定“遇到问题应当先向地方反映”。
据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张恩玺介绍,截至去年12月31日,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其中群众来访国家信访局访问批次,人数分别减少24.9%和36%。 但是,发生了问题。 对北京的部分访问不再受理。 根据地方法律应该如何保障职务?
“依法分阶段访问,坚决不吭声。 ”国家信访局接待司长姜苏莉告诉记者:“为避免出现地方不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情况,大力健全职工制度规范,通过问题通报、案件监管等方法,巩固地方责任。”
调查式面谈是巩固地方责任的另一种“杀手锇”。 506日的面试人员介绍说:“如果在窗口注册中之前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手续中发现瑕疵,拜访者会被安排到面试室,可以进一步了解情况,如果说了问题就明白了。”
记者还知道,初次访问、国家信访局要点关注的例子也属于调查式的面谈范围。 “面谈不等同于受理,但这有助于了解最新社会形势的民意,有助于从政策角度为各级政府消除人民担忧提供意见建议。 ”。 506号接待员说。
从“石沉大海”到被调查,网上的信访工作更加阳光
但是,无论什么级别的政府机关受理来信投诉处理,根本目的都是“处理事情”。 但是,过去,问题反映注册后,对于“石沉大海”,大多不知道是否处理了,处理的进展情况。
为此,国家信访局着力建设“阳光访问”。 从年7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全面开放网上投诉受理复印件,从年1月1日起,网上访问开始采用国家信访新闻系统。 无论什么样的需求、意见,访问者只要登录国家信访局的官网同时注册账户,就可以随时反映。
而且,大众反映的任何问题,几乎都会出现在按照属地与员工相对应的系统终端上。 目前,为了加强网上信访工作,国家信访局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已具备6个处室的人员力量。 据工作人员宋阳介绍,检查有无重复反映,进行复印分类,明确访问目的,对访问的几个事项进行概况整理。 最后选择传输、提交、监督等处理方法……大众可以在互联网上实时跟进所有操作,同时最终进行满意度测评。
阳光是最好的导演。 国家信访局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副主任金艳丽介绍,通过国家信访新闻系统,国家信访局向地方转发、报送的投诉若干事项按期处理的比例达到68.5%,比以往上升近20个百分点。
效果越明显,人们越欢迎。 “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的来信(件次)为25.8%,访问量(批次)为35.1%,网络访问为39.1%,网络访问量分别超过了信件和访问量。 ”。 国家信访局副局长范小毛说。
标题:“国家信访局让信访“阳光化””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4052.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