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教师自费聚餐被通报 是矫枉过正吗?”
本篇文章1840字,读完约5分钟
经济之声评论家马尚田
中学教师聚餐喝酒被通报批评。 按理说,纪委应该插手反腐,争取掌声,但这次有点不正常,但当地报纸的通报引起了争议。
这发生在山西长治屯留县。 9月9日中午,24名高二老师在学校请假后,在酒店吃饭喝酒,共消费1390元,用aa制支付,人均50多元。 观察每个细节,很重要。
结果,当地纪委对这件事进行了全县的批判。 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再看“老马价值观”的垄断调查
认为不应该过分批判的听众占55%; 不认为老师有问题的听众占40%; 说不好,3%; 应该批评,影响不好,占2%。 90%以上的价值观是,这些老师被举报被批评也不同意。
来看看听众的留言。 听众在“游戏”中说:“尽是雾,这就是反腐的成果吗? ”。
听众“whongli”同情老师。 “放假后老师们自己找酒店吃饭。 没有任何不便! 既不发表不当言论,也不喝酒闹事! 20多个人才花了1300元,还不如人家一瓶酒的钱,真可怜! 真可怜! ”
听众“刘宇”:“难道老师们拿着饮料在餐厅聚餐的aa制,也违反了党的纪律的有关规定吗? ”
听众“钟鸣”进一步表示,“教师放假吃饭,可以惊动县纪委,该县纪委“千里眼”、“顺风耳”功能强大。 但是,即使教师在假期的aa聚餐上有问题,作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会去调查是否有超限的嫌疑吗? ”。
毕竟这些老师哪里错了,会被通报批评吗? 当地纪委回应说“违反禁酒令”。
据当地纪委介绍,“首先,他们是( 9月) 9日的聚餐,9日还没有假期,因为属于职工日。 他们学校放假了,但是我们机构都没放假。 第二,他们中午喝了酒,所以我们有规定。 工作日期间,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白天禁止饮酒,老师也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
我认为现在问题的焦点是9月9日学校没有休息,不是就业日。
其实,放假了。 今年9月10日的教师节是星期六。 月9日当天,学校向高二学生请假。 这次聚餐也是这些高二教师为了庆祝教师节而存的局。
当地纪委的理由是:“他们学校放假了,但是我们机构没有放假。 ”。 这个理由不能成立。 为了庆祝教师节假期,学校还必须考虑其他机构是否放假吗? 既然学校承认了休息,却要求遵守禁酒令,这不是矛盾吗?
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些高二老师请假,不是在工作,和禁酒令无关。 这个aa聚餐是公民最正当的消费行为。 庆祝节日,可以维系感情2促进当地的餐饮费。 什么不好? 当地纪委用禁酒令恫吓,大概是搞错对象了吧。 关于已经引起的误判和不良影响,恐怕还有一种说法。
关于县纪委是否有越位嫌疑,我认为没有问题,但教师中肯定有党员干部。 那么,这是否证明了当地纪委的工作已经完美了呢?
据我所知,山西是中国反腐的重要场所,接受屯留县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牛安林、原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李常青等官员的调查,该县纪委要工作。 但山西去年对反腐不力的官员负责,指名道姓公开,包括屯留县国土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志强、屯留县国土局纪检长徐国民。 长治市纪委今年向5名党员干部通报了“不作为、乱为”的典型问题,包括屯留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余吾所负责人仇红芳吃娜迦。 这证明了当地纪委的工作还有差距。
反对腐败是好的,值得赞扬。 但是,风声鹤唳是禁止的,会波及到无辜的人。 这次给20多名教师做手术,恐怕适用法规不当,涉嫌犯对错,冤枉好人。
去年山西省委巡视组反馈巡视意见时指出,屯留县“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存在差异”、“在落实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方面,政绩观存在偏差”。
其身正,不听命而行。 从这个角度出发,坦率地说,当地的纪律检查水平还没有提高。 你们不仅捏软柿子,还敢于碰硬,在责任范围内,打老虎,拍苍蝇,真期望能做点什么。
最近,郑爽身在美国进修,家人也伴随着左右的乐趣。 在郑爽父亲郑成华的微博po上发布了家人聚餐视频,评论说“猜猜我是谁”,意外地粉了他。
“父母为了我大学毕业倾家荡产,寝室三天吃两顿饭,觉得没有必要‘改善生活’。 而且,我也负担不起。 对此,郑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董中煜在采访中评价说,社会交流有多种形式,聚餐只是其中之一。 原标题:“聚餐·社会交际”风行大学校园一个月有20人以上的“局”在跑
对此,郑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董中煜在采访中评价说,社会交流有多种形式,聚餐只是其中之一。 他警告大学生,聚餐不是培养人际关系的唯一方法。 大学生们可以使用更适合他们的方法,如开展学术讨论、公益活动等,交流情感,培养人际关系。
标题:“屯留教师自费聚餐被通报 是矫枉过正吗?”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4690.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泸定桥畔,红色小城的绿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