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首次记录到黄喉貂活动影像”
本篇文章917字,读完约2分钟
水貂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视频
中央广播电台西宁4月2日新闻(记者葛修远)记者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获悉,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展的马可河核心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和地栖性鸟类本底资源调查中,青海地区首次发现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欧亚大陆最大的貂属。
黄喉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为了解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本底数据,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开展马可河核心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和地栖性鸟类本底资源调查,为进一步了解马可河林区生物多样化资源现状,保护职工提供科学新闻和数据
马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布设红外摄像机监测方法,调查分解了马尔可河核心保护区的生物多样化资源。 约80日,在4500台摄像机的工作日,用布设的60台摄像机拍摄了18种兽类和9种鸟类。 特别是水貂的发现,在青海省首次被记录下了影像资料。
毛冠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水貂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是欧亚大陆最大的水貂属成员,是着名水貂和三江源常见水貂的两倍。 黄喉貂的战斗力极强,也是陆生鼬科中唯一群居的种类,可以聚集十几只群体,像狼群一样包围捕获麝、鹿等小型有蹄类动物。 世界上的貂类大部分局限在北方的寒冷地区,而水貂则完全相反,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喜马拉雅南麓、中国秦岭以南的森林中,擅长爬树,也能捕猎猴子。 越过秦岭后,其分布区只延伸到中国长白山脉和俄罗斯远东的阔叶林带。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说:“三江源记录了水貂这一动物界典型的森林物种,证明该地区动物区系极其丰富,是南北动物的交汇点。 黄喉腾在青海以前就有理发的分布新闻,但是缺乏图像资料的佐证。 此次调查确认了在青海省的分布,填补了迄今为止不足的影像资料空空白。 ”。
水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经调查,马可河保护区蹄类动物资源丰富,其中毛冠鹿、马麝、中华鬣蜥、中华斑羚数量较多。 马可河是目前青海省已知有蹄类种类最多的地方,与四川省许多保护区差别不大。 调查表明,马尔可河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境良好,有恢复性活动的趋势。
中华斑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标题:“三江源首次记录到黄喉貂活动影像”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5055.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