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区正启用国际人才港 打造“一站式”服务”
本篇文章1321字,读完约3分钟
余杭国际人才港启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国亮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杭州7月16日的新闻(记者张国亮通讯员费彪许成杰)说:“以前必须打各种电话,现在在这里半个小时就了解了各项人才政策,比以前方便了! ”。 在杭州市余杭区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专题窗大厅,杭州马社文化创意有限企业行政负责人李婷婷告诉记者。 昨天,随着余杭国际人才港正式启用,创业、就业、生活……90人服务了一些事项,实现了“一窗式”受理,并“一站式”集中办理。
据介绍,余杭区国际人才港(人才服务综合体)总面积8600平方米,分为人才“一件事”专业窗服务区、专业化机构服务区、国际化项目运营区、公共配套服务区等四个功能区。 其中一层设有咨询所、办公大厅、展厅、本咖啡馆等区域,以数字化技术、智慧化手段为公司、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三层结合各类公共服务和专业中介服务,营造最适合公司、人才的快速发展环境。 4楼设有会议室、活动室、接待区、路演区等区域,最多可满足300人的会议诉求,提供接待、活动、路演、会议等功能服务。
当天,余杭区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的专业窗正式启用。 窗口是作为余杭构建人才服务综合体的重要实体窗口,统一人才诉求,整合服务资源,打破部门间壁垒,优化服务流程,提供查询、检索、跟踪、代工服务。 专业窗结合线下的两个平台,遵循人才服务“一件事”的整合服务理念,通过“专业窗+专家+专业网”的服务方法,提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认证服务、外籍人才创业服务、人才就业服务。 专业窗口区还设有人才服务区,与高级人才相比,开展“个性化”的一对一服务。
线上依托余杭区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e事”平台,建设“线上人才之家”专业窗口。 “e件事”平台以23种人才身份为主要线索,根据“一件事”标准,创新推出“e车”服务,各类人才自由定义“一件事”文案,就像淘宝“购物车”一样, 人才办理引进落户、购房(租房)房补贴和体检报名3个事项,原提供材料至少11份,用“e车”批量处理后,材料简化了1/3以上,时间缩短了30%。 现在,“e件事”平台可以在自助侧和大厅侧采用,在移动侧、pc侧也相继实现。
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专业窗真正实现了人才服务几个事项的“一窗进出、一窗合一”,实现了人才服务几个事项的有效审批,切实处理了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活动上,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杭州临平新城)员工基地授权卡,建立国际人才俱乐部余杭中心,建立余杭区金融服务人才联盟,建立余杭区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建立“余商学堂”培训基地。 此外,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荷兰的5个国际化项目已签约上传余杭区的国际人才港(人才服务综合体)。
近年来,余杭区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405人,其中国家级158人,省级238人,总量和增量居浙江全省首位。
“以前打各种各样的电话,现在只需要30分钟就明白了人才政策。 比以前方便多了。 ”在杭州市余杭区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专窗大厅,杭州马社文化创意有限企业行政负责人李婷婷告诉记者。 昨天,随着余杭国际人才港正式启用,创业、就业、生活……90人服务了一些事项,实现了“一窗式”受理,并“一站式”集中办理。
标题:“杭州余杭区正启用国际人才港 打造“一站式”服务”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5064.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我的长江]家住草海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