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丨源头自有活水来 一江清水向东流”
本篇文章1142字,读完约3分钟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水是很平凡的东西,但我们真的不太清楚我们活着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要去哪里……
今天是第25届“世界水日”
让我带你越过千山万水
位于“世界第三极”
让我们看看三江源
中国大陆有褐色极地。 幸运的是,这片辽阔高原的一半以上的土地在地图上用蓝色表示。 这些蓝色滋养着世界闻名的大江大河冰川、积雪、沼泽、湖泊、纵横交错的河流的颜色。 这片青以那样的伟大和深邃,孕育着大江大河之源,它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更是生命之源,蓝茫茫的这片高天厚土是三江源。
图片来源:青海省环境保护署
中华水塔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青海南部,是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着名河流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长江、黄河、澜沧江从这里起源混乱,滋润着中原大地千里沃野,孕育着江南水乡美丽的山河,保护着云贵高原十万座大山……
昆仑山玉珠峰一角。
达日的景色。
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该地区。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维持了全国乃至亚洲的水生态安全命脉,是世界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化保护优先区之一。
你已经是黄色了,因为黄河。
▼
图片来源:资料图
三江源下黄河清澈见底
▼
为了控制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2005年,国务院启动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 年,工程建设十年来,水资源量增加了近80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560个西湖。 另外,水源涵养量与2004年相比,从10年前的年384.88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年408.95亿立方米,增长率达到6.25%,水质非常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上世纪末相继干涸的近千黄河源区高原湖泊波光粼粼,再现了千湖湿地,取得了这些效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海湖的照片。
黑颈鹤在青海湖的岸边玩水。
鄂陵湖的景色。
今年,进入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全面实施的第四年,我们相信,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一年一年的推进,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将进一步增强,三江源的前景也将更加美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从那以后,生命就有了心
"耸立在高山上,汤浸在水中. "
从此,生命有了知音
“断水后水会多流一些,举杯担心会担心”
从那以后,生命变得忧郁了
“所谓的伊人,就在水的一边”
从那以后,生命就有了爱的早晨的思考。
…。
生命来源于水
保护水资源,保护三江源
标题:“世界水日丨源头自有活水来 一江清水向东流”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5598.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