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马街书会上的洛阳人”
本篇文章787字,读完约2分钟
气势汹汹的洛阳曹屯在排队。
美妙的瞬间。
我省最大的鼓(直径2.5米)将在马街书会上登场。
严格等待。
洛阳节目很棒啊。 现场的观众吓了一跳。
洛阳的排鼓和舞龙方阵成为了马街书会民间艺术大赛的重头戏。
中广网河南分网平顶山新闻昨天在2008年宝丰马街书会开幕,由200多名洛阳民间艺人组成的排鼓和舞龙方阵参加了这次盛会。
宝丰县文化馆负责人表示,洛阳曹屯排鼓成功申报洛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引起了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 经文化厅推荐,宝丰县文化局今年邀请洛阳曹屯排鼓和舞龙民间艺人参加马街书会。 这次来宝丰马街书会的洛阳代表队,往年洛阳规模最大。
洛阳曹屯排鼓历史悠久。 根据有关记录,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九月十三日,洛阳曹屯排鼓参加了关林“关帝庙”大殿建造的庆祝活动。
洛阳曹屯排鼓打的曲牌大多是老艺人传下来的。 每次公演,周围四面八方的人都潮起潮落,非常受欢迎,之后由于各种原因逐渐沉默。
改革开放后,几位老艺人积极组织、购买、制作道具,曹屯的狮子舞排鼓终于在1989年清明节再次振作起来。 近20年来,曹屯狮子舞排鼓多次参加市内外大型庆祝活动(几次牡丹花会开幕式、民俗文化庙会擂台赛、关林朝圣大典、马寺钟音、龙门颂等),获得数十次金奖。 2007年,洛阳曹屯排鼓申报洛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现积极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马街书会最早产生于元延祐年间(公元1316年前后),至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 每年一到正月,数百名杂技演员从湖北、安徽、陕西、江苏、山东、河北、四川、甘肃、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聚集到马街,交流技艺,在日本交朋友。 艺人一看到这本书,就会从曲艺角色以前开始流传节日,世代相传。
2006年,马街书会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陈占举文陈占举张光辉崔宏远图)
标题:“宝丰马街书会上的洛阳人”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5611.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