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窝走进新天地”
本篇文章2115字,读完约5分钟
——看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精准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上峰村宝丰有机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浙江引进龙井43号茶苗,建立茶产业扶贫基地。
贫困有一百种,贫困有一千种,消除贫困的难关并不容易。 山路陡峭,交通不便,对海拔1000多米的“十三五”省定贫困村——万载县茭湖乡上峰村来说更是如此。
上峰村的368户中,79户为建段立卡贫困户。 摆脱贫困,不打折。 近年来,上峰村以实现贫困家庭“两愁三保障”为目标,本着钉钉的精神,开展产业扶贫,实行异地转移、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政策,演奏了脱贫致富的《进行曲》。
孟夏季节,记者从万载县城出发,沿204国道西行,依山而上,看到这座山窝换了新面孔。 山水相依,水映着新家,在村子里走,眼前风景如画。 巩固贫困成果的热情随处可见,激发了产业快速发展的活力。 去年,上峰村人均纯收入超过7200元,成功“摘帽子”,正式退出贫困村。
村民当股东兼职分红
为什么这里能进入新天地? 在村蹲点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与许多村民进行了交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摆脱贫困、产业是关键,合作社强健“先导”、“体魄”、抱团快速发展、脱贫致富的“绿茶碗”
乌黑的脸,长满茧的双手,一眼看去,村民凌端清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们祖祖辈辈都种茶,但各个家庭‘散步’,种茶不增收。 ”。 多年来,上峰村分布在高山600多亩茶园,由于品种退化、产量低、没有企业品牌等原因,每年播种每年都赚不到钱。 在省戒毒管理局扶贫事业小组的帮助下,他们从浙江引进龙井43号品种,成立合作社,全村贫困家庭用扶贫资金出资合作社,“资金出资,贫困家庭成为股东”分享红利。 此外,贫困者还可以通过在茶叶基地工作或土地租赁等方式增收。
省戒毒管理局干部、上峰村第一书记龚菊平介绍说,目前全村茶叶面积已经迅速发展到1000亩,亩产茶净利润达到6000元以上,比往年增长10倍以上。 贫户叶兰珍笑着说:“去年,我家被分成了6000多块钱。 加上在茶叶基地工作的工资,家庭总收入超过了2万元。 ”。 今年,村合作社投资120万元,建设上峰茶厂,壮大机茶产业,脱贫致富动力不断增加。
摆脱贫困有产业,幸福靠奋斗
摆脱贫困很难,稳定脱贫的成果更难。 在脱贫过程中,上峰村因地制宜地快速发展特色产业,让贫困群众不离家乡、不离土地融入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技能培训进入就业岗位,增收抱团致富。
沿着山路蜿蜒曲折,梯田进入视野。 上峰村山大阪陡峭,沟壑纵横,空气体无污染,适宜种植有机水稻。 近年来,该村引进水稻良种,宣传有机种植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一品种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全村农民种植有机水稻4000亩,为村民打开了增收的另一扇门。
在上峰村,“好日子是干的”、“幸福都是奋斗的”的观念渗透了进来,巩固减贫成果的内生动力增加,大家逐渐踏上了致富之路。 去年,上峰村开始迅速发展黑山羊养殖,村合作社投资15万元建设羊圈,购买50头羊,79户穷人家集体养羊。 年下,出栏黑山羊40多只,每户分红1000多只。 “去年,我家的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今年,为了年底买新车正在努力。 ”。 贫困家庭王戊芳说。
近年来,上峰村按照“一村(自然村)一品”迅速发展了有机水稻、黑山羊养殖等多种富民产业,使每个贫困家庭实现了基于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模式的脱贫致富产业。
改建新房子,山下为工人
“我带你们去沟里看着现在幸福的生活,大家都会感受到走出深山的喜悦。 ”5月15日傍晚,从黑山羊养殖基地出来,记者和王戊芳一起将重点放在上峰村的沟里,一排漂亮明亮的房子映入眼帘。
王戊芳的新居宽敞明亮,客厅里沙发、液晶大屏幕电视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过去住在深山里,出门不方便。 遭受暴雨和大雪,担心滑坡,一夜未眠。 现在下了山,住在新居。 也方便孩子上学。 ”。 王戊芳说。
扶贫转移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 从年开始,上峰村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和易地搬迁工程,统一规划建设,完成易地搬迁41户,危房改造56户。 为了让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上峰村实行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办法,让贫困者通过资金、土地等方式加入合作社,让他们在家门口变身产业工人,走上了脱贫之路。 在槽里放上贫困户肖包根算了账。 “我加入了茶叶合作社和山羊养殖合作社,种了15亩有机稻。 去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300元,正式摆脱了贫困。 ”。 另外,上峰村实施了先诊疗后支付和家庭医生健康补助工程,医疗费报销比例达到94.6%。 实施了教育扶贫和社会助学,保障贫困学生就学。 肖包根旁边的张梅英接手谈话说:“我去年住院了。 6万元以上的治疗费,自己只花了5000元以上。 剩下的都报销了。 ”。
龙菊平说,下一步,上峰村要进一步加强扶贫成果,快速发展扶贫产业,跟上乡村振兴大潮,根据上峰村自然环境的特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记者宋思嘉文/图)
上峰村的368户中,79户为建段立卡贫困户。 摆脱贫困,不打折。 近年来,上峰村以实现贫困家庭“两愁三保障”为目标,本着钉钉的精神,开展产业扶贫,实行异地转移、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政策,演奏了脱贫致富的《进行曲》。
标题:“山窝窝走进新天地”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5741.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