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警方破获一起涉及700多万元的大型网络诈骗案
本篇文章832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宝鸡警方破获了一起网络诈骗案。短短四个月内,五名犯罪嫌疑人利用手机短信发送木马病毒,拦截银行快速支付验证短信,窃取他人银行账户400余个,实施犯罪6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700万元。
■案例详情:
初始案例:
2015年1月29日,住在河南的杜女士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说她和别人合照了一张。出于好奇,她点了一下,然后支付宝账户上的12万被转移走了,杜女士报警了。
逮捕第一个人:
3月9日,警方在高新区揭瑞新时代社区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刘(22岁,阜平人)。当场查获4台电脑、6部手机、3张银行卡、照相机、手表、珠宝和其他涉案财产。
案例结果:
经讯问,刘供认,自2014年11月起,他和他的网上“压岁钱进宝”(网名)等人开始实施网上诈骗。经过调查,宝鸡警方在广西南宁逮捕了4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29岁的湖北武汉男子朱和一名下线郑。
案件背后:
网络欺诈的主要手段
一是将“压岁钱”发给刘(银行账号、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及余额信息被木马病毒窃取);然后刘负责“渠道”(把偷来的银行账户花在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上,把银行卡里的钱购买成实物或虚拟货币,即游戏币、电子购物卡、电话账单等。)。然后刘联系了线下公司,低价出售了购买的东西。刘得到30%的盗窃金额,“幸运”得到50%的盗窃金额,线下得到15%的盗窃金额。
■扩展读数:
网络欺诈是一种常见的特洛伊木马信息。当你收到这样的信息时,要小心病毒
1.这是我们以前的照片。打开你的手机看看!
2.这是聚会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快看一下!
3.你做这样的事是不可原谅的!
4.有人悄悄关注你,点击了解!
5.家长们好,这是学校这学期总结的学生成绩数据,请核对一下!
6.他有外遇并被拍照。点击查看照片!
警察提醒道:
当用户收到带有链接的短信时,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发送的短信,无论对方出于什么原因要求你打开链接,都不要轻易打开。如果出现延迟,请将手机恢复到出厂设置或重新安装系统以清除病毒。
标题:宝鸡警方破获一起涉及700多万元的大型网络诈骗案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5535.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