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精神拆析学的修正主义者
本篇文章6123字,读完约15分钟
丁力
马尔库塞:批判资本主义
现象学胡塞尔和精神分解学弗洛伊德是布伦塔诺的学生。 二代后,在马尔库塞和弗洛姆那里,现象学和精神分析学再次交叉。 这个十字路口是赫伯特·马尔库塞( herbert marcuse,1898-1979 )。 他出生于柏林,1922年完成博士论文,1928年在弗赖堡大学学习胡塞尔。 他改变了导师,在胡塞尔学生海德格尔的指导下,于1932年发表了大学教师资格论文。 复印件是黑格尔的本体论。 1933年纳粹出现后,海德格尔成为弗赖堡大学的校长。犹太人马尔库塞去了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左翼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大本营),之后逃亡美国,留在那里。
现象学只是马尔库塞的哲学基础训练。 他后来因社会批评而闻名。 马尔库塞在他的社会学研究中部分接受了精神分析学。 他说:“本世纪( 20世纪)前半年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革,与之相应的精神解体也改变了我们在时代文化中发挥的作用。” 这就是他所说的“新弗洛伊德修正主义”。 “新”出现在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中。 马尔库塞把修改了什么样的精神分析学的人纳入了新弗洛伊德主义,阿德勒和荣格就在其中。
马尔库塞把新弗洛伊德主义分为右翼和左翼。 他的《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1955年)中有附录“对新弗洛伊德修正主义的批判”。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在精神解体的《右翼》中,卡尔·荣格的心理学很快就变成了蒙昧主义的《假神话学》。” 进行这样的批评后,他错过了荣格,集中文章批评左翼——他自己也属于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左翼。 阿德勒的心理学以“个人”为中心,不在马尔库塞这个文案的讨论范围之内。
右翼和左翼的学术范围和立场都不同。 他们的不同在于前者进行文化探究,后者进行社会批判。 马尔库塞说:“弗洛伊德理论的社会意义极为明显,因为加强精神解体的概念是加强批判功能,加强对现在社会形式的抵抗。” 他说的“社会”是政治性的,其实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抵抗资本主义是左翼的基本角度。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家。 所以,马尔库塞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足以批判社会。 他试图使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融合,《单向人:先进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1964年)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在他最有影响力的这本书里弗洛伊德所占的比例很小。
单方面的人失去否定和批判的能力,是陷入费用主义的人。 他们是极权统治的基础。 另外,马尔库塞在性欲抑制中看到了阶级抑制。 光有性欲是不够的。 马尔库塞说:“性欲(和攻击本能)的释放,无疑使本能冲动摆脱了大部分的不幸和不满意识,但不幸意识依然普遍存在。 幸福意识还相当脆弱,只是被恐惧、挫折、厌恶所笼罩的薄表皮。 ”他认为这种不幸的意识很容易被法西斯利用。 但是,他不重视潜藏在抵抗中的危险。 作为逃离纳粹的犹太人,这种无视是不应该的---很明显,他重视抵抗。
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抑制性欲也是服从的训练。 当人们顺从地接受他们对本能的压迫时,对权力的全面服从就会成为渠道。
马尔库塞说:“在弗洛伊德,性本能的强化一定会削弱攻击本能。 反之亦然”这两种本能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一样,从这里落到那边。 他的主张也适用于大型动物,特别是公兽——发情期的孤独公兽。 马尔库塞继续说:“但是,即使性欲的释放得到了社会的许可和鼓励,如果依然是局部和狭窄的,那种释放就和爱欲能量的限制一样。” 他要求的是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反抗,而不是局部的情欲释放。
马尔库塞是犹太人。 20世纪,犹太人在科学和思想行业大放异彩。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主要人物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马尔库塞,以及当初学派内比较次要的、现在受到重视的沃尔特·本雅明,无一例外都是犹太人。 精神分析学家小组的早期成员也有这个身份的优势。 从卡尔马克思到20世纪初的俄罗斯和后来的苏联,共产主义运动的早期领导人大多是犹太人。 20世纪中期,由于欧洲移民的传递,美国的共产主义思潮集中在纽约的犹太社区。 这个曾经被压迫的民族的反抗有宗教和历史原因,可能值得新弗洛伊德主义左翼认真解体。
弗洛姆和霍尼:一对右翼恋人
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弗洛姆( erich fromm,1900-1980 )也是犹太人。 幼年接受犹太法典教育,1918年在法兰克福修完法学后,进入海德堡大学社会系,导师是经济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弟弟)、精神科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新康德主义 弗洛姆于1922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接受精神分析训练。 弗洛伊德的再弟子,1927年开业诊治。
弗洛姆和汉娜·艾伦从海德格尔和亚斯珀斯师事过。 艾伦也在上弗赖堡大学,与海德格尔分手后,他搬到海德堡大学,在雅斯珀斯的指导下,于1929年完成了博士论文。 他们流亡美国后,在纽约的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但在学校任教的时间很远。
纳粹出现后,弗洛姆逃到日内瓦,193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59年至1959年在本宁顿学院任教,1959年在社会研究新学院讲课。 本宁顿学院位于佛蒙特州,是二战前后德国人在美国的落脚点。 维也纳人彼得·德鲁克于1937年赴美,1942年-1950年在本宁顿学院担任哲学和政治学教授,期间发表了《工业人的未来》。 德鲁克说,维也纳朋友卡尔·波兰尼也于1941-1943年在本宁顿学院执教,在那里完成了《大变革》的写作。 弗洛姆在本宁顿学院期间完成了《避免自由》( 1941年)、《为自己着想的人》( 1947年)两部重要著作。
在“避免自由”中,弗洛姆说:“人越来越‘个性化’,他别无选择,通过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把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或者如何破坏他的自由和他个人的完整性和世界的联系方法,寻求某种安全?” 荣格是前者,垮掉的一代是后者。 但他们有自发性和创造性。
弗洛姆有一个15岁的恋人霍尼( karen horney,1885-1952 )。 在他们的恋爱1930年下半年结束之前,他们彼此有学术影响力。 以这两个粉丝的年龄差和哈尼的坚强性格,弗洛伊德大概会粗略评价弗洛姆有“恋母情结”吧。
霍尼出生在汉堡包附近。 父母是新教徒。 她在弗赖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1909年结婚后继续在柏林大学学习。 1910年,由于父母去世,她的精神抑郁症在柏林向亚伯拉罕求助,在萨克斯(简单介绍了这两个弗洛伊德的学生),进入精神分解学行业,是个活跃的人物。 我和弗洛伊德的关系越来越冷淡,纳粹崛起,所以我1932年去了美国,在纽约继续培养精神分析师,迅速发展自己的修正主义观点,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也工作。 在慈善家的支持下,这所学校为许多逃离纳粹德国的学者提供了工作机会。 莱奥斯特劳斯刚到美国,在新学院教书。
霍尼把《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1937年)的复印件限定在了和弗洛伊德明显不同的问题上。 她指出神经症的认定因文化而异。 例如,越来越多的赚钱艺术家过着贫穷的生活,但因为在女性群体上花费了很多时间,所以被视为神经症。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熟悉的同时,只熟悉一个行动模式”。 霍尼开始解释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她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会积累固有的烦恼,导致神经症。 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的一部分使用其整体人格。 他们在恐惧中放弃自己。
弗洛伊德认为被虐待的欲望本质上是性欲的现象”,霍尼说。 她的结论是,虐待的渴望来自人格的冲突。 “病态的痛苦,就其发挥的作用而言,不是个人想要的,而是他付出的代价,他应该达到的满足目标,不是痛苦本身,而是放弃自我。 》这一评价呼应了弗洛姆的“避免自由”。
左翼重视批评和破坏,他们看到的弗洛伊德也是他所起的破坏性作用。 “弗洛伊德(对死亡的本能)的假设意味着敌对和破坏的最终动机是破坏活动。 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是为了生活而被破坏的。 因为弗洛伊德正相反,为破坏而生活。 ”。 马尔库塞在《对新弗洛伊德修正主义的批判》中引用了这句话,认为这是霍尼对“修正主义者的观点”的简单陈述。 但马尔库塞认为这是哈尼对弗洛伊德的误解。 弗洛伊德主义说:“要点从有机体向人格,从物质基础向理想价值转变。” 推翻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生物学框架。
霍尼去世后,她的朋友、神学家蒂里希( paul tillich,1886-1965 )为她发表了追悼演说。 蒂里希也是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神学教授。 1933年希特勒上台,蒂里希被剥夺了教职。 美国神学家莱茵哈德·尼布尔( reinhold niebuhr,1892-1971 )邀请他去美国。 1941年,他们再次带卡尔·罗维特去了美国。 与像蒂里希和尼布尔这样的新教神学家相比,进入社会行业的新弗洛伊德主义左翼在理论上看起来略显单薄。
臭名昭著的威廉·莱希
每流行一个主义,追随者们都需要,始祖被抛弃在神坛上。 但是威廉·莱希( wilhelm reich,1897-1957 )被弗洛伊德排除在外。 这个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左翼是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犹太人,弗洛伊德的亲炙弟子。 他在1919年第一次见到弗洛伊德,1922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 莱希后来担任弗洛伊德的门诊部副主任,很快就和19岁的女性患者发生了关系。 这个女人死在他们约会的房间里,她母亲认定死因是非法流产。 其间,赖希流产了四名女性患者。 很明显他不是有职业道德的医生。 相比之下,荣格可以说是女性患者们的好恋人。 荣格投入了真正的感情,他的恋爱更长了。
莱希不是法兰克福派,但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也很协调。 他看到性压迫和经济压迫之间的联系,在1929年访问苏联后,这一信念更加深刻。 苏联于1939年入侵芬兰后,强烈反对斯大林。 1934年,莱希应邀在奥斯陆大学讲课,在挪威度过了五年。 1938年,一位科学家在媒体上反对他关于生物起源的奇怪研究,他的个人生活也继续报道丑闻,挪威政府不想继续签证。 英国人类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列诺夫斯基为莱希辩护,他说社会学的着作是“科学的卓越性和价值贡献”。 赖希获得了续集,但他的精神解体学事业在欧洲的风光没有了。
马里诺夫斯基对莱希的同情来自他们相似的看法,他也像莱希一样认为父权制是性压迫的根源。 这也和他的个人情况有关。 马里诺夫斯基日记是精神医学的好病例。 1967年,马里诺夫斯基去世25年后,他的日记出版了,发现他有严重的性幻想和恋母情结。 他研究的土著人充满了歧视和反感,不是他在书中表现出的理解和同情。
纳粹入侵奥地利后,投票给莱希门下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莱希以前的学生帮助获得了美国签证。 1939年,莱希来到美国,在社会研究的新学院任教。
《法西斯集团心理学1933年》中,赖希认为“法西斯是性障碍的狂暴表现”。 事实上,法西斯不是性障碍,极权政治以性禁忌为支配手段,但必然会导致统治者的性兴奋。 赖希说:“性压迫是经济奴隶制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婴儿和大人的性压迫不像精神分析学,而是与以前流传的错误教育观念一致。 正是文化迅速发展、社会性、勤奋、清洁的前提,相反。 ”。 这句话只是部分正确。 性压迫不仅是经济奴隶制而且是全面奴隶制的基础训练。 性禁忌成为极权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用于攻击敌人。 如果没有性禁忌,这种攻击的效果会与预期相差甚远。
在1960年代美国性解放的时代,莱希创造了先行倡导者“性解放”一词。 这个时期也是美国学生运动的高潮。 马尔库塞被尊敬为新左派理论家,学生们把莱希的“法西斯集团心理学”扔给了警察。 其实,赖希的“性革命”( 1936年)更受欢迎。 性解放在当时的学生中很流行。 社会抗争和性解放两者其实是密切相关的。 赖希在性欲方面的“右翼”探索至今还在流传,他的左翼社会思想正在消失。
个人很有趣,赖希把他的精神分析学集中在性欲上,但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远。 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orgone理论。 他把奥羡描述为宇宙的能量,和性高潮( orgasm )的词头一样。 赖希把他的客户关在柜子里,治病,提高性欲。 他称这个橱柜为奥罡凝聚器。 1941年,他把柜子送到爱因斯坦,想得到支持。 爱因斯坦没有看到这个储物柜的功能有物理学证据,拒绝再次见到他。
奥罡理论被称为伪科学。 莱希接受了美国司法部门的调查。 1956年,莱希违反禁令,越过州运输柜子被起诉,但因蔑视审判罪(不是被起诉罪)被判两年刑,第二年心脏病发作,死于监狱。 莱希对苏联的批评和事件中的美国官员与克格勃有联系,所以他的追随者之一相信他犯的是苏联的阴谋。
在当时的美国文学界,奥罡橱柜几乎成为反抗社会者的标准装备。 小说家诺曼·梅勒有几个奥媒体橱柜,称赞其效果。 《麦田守望者1951年》的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也采用了奥媒体能量凝聚器。 塞林格的女儿写回忆录《梦中守望者》,书名散发着精神解体学的气息。 《裸体午餐》( 1959年)的作者威廉·巴罗斯也采用了奥罡凝聚盘。 写了《吠》( 1955年)的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狂吠道:“不要掩饰疯狂。” 金斯伯格还要求他精神上分解,但因为他是同性恋,赖希拒绝了他。 《在路上1957年》的作者杰克·克尔阿克也采用了莱希发明的储物柜。
巴罗斯、金斯伯格、克尔克这些“崩溃的一代”属于同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和作品中充满了毒品、性和叛逆、幻觉和愤怒。 比他们早一点,亨利·米勒在生活中放荡不羁,他的小说《北回归线》( 1934 )中充满了粗鲁淫秽的语言和情节。 写《裸者和死者》( 1948 )的诺曼·梅勒也是叛国者,酗酒、吵架、吸毒、反战。 马尔库塞认为性欲限制与文学中的“猥琐高尚的攻击形式”同步出现,见于先进工业社会。
小说家索尔·贝罗被莱希的心理学理论迷住了,他的小说中多用精神解体的做法。 大约十年间,贝罗的三部小说《抓住时机》( 1956年)、《雨王哈德森》( 1959年)、《赫索格》( 1964年)明显受到了赖希的影响。 贝罗是美国文化界的主要人物,曾三次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获得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 他还是艾伦·布鲁姆的好朋友。 贝罗小说的一贯主题是美国知识分子的境遇,特别是美国犹太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从贝罗几乎可以看出莱希对那一代美国精英知识分子的影响很大。
马尔库塞认为,赖希后期的工作中“早期着作中批评的社会学洞察被杀死,彻底的原始状态开始占优势,预示着赖希晚年放荡而奇妙的兴趣”。 但是赖希为这些兴趣得到了持续的社会影响。
出生于维也纳的精神分析学家乔治·弗兰克在《性革命的失败》( 1970 )中宣布这个社会运动结束。 这本书从莱希开始。 弗兰克尔说:“强烈关注社会问题的最有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是威廉·莱希。” “社会革命和性革命相结合成了他奋斗的目标。 ”。 对于这场性革命的失败,弗兰克尔评论说:“宣告性自由的世界必须重新发现爱和感情的方向。” 他认为“所有的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存在人类自我破坏的冲动”,认为“只有爱神才能战胜它”。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sinafinance )。
标题:【财讯】精神拆析学的修正主义者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1612.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