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信息网立足西安,纵览世界,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网民提供西安本地发生的大小事,是您了解西安最好的窗口,我们为您提供西安最新新闻信息,包括有陕西西安新闻,今日西安新闻,今天西安新闻,西安热点新闻,西安资讯等信息。

主页 > 西安新闻 >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来源:西安新闻网作者:欧陆生更新时间:2021-03-21 02:21:06阅读:

本篇文章6761字,读完约17分钟

人口流出问题不是导致东北经济下跌的最重要原因,但如何解决人口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使东北经济更快速发展,是东北三省目前不可避免的问题。

孙宪超/表格彭春霞/制图

见习记者孙宪超

年4月1日23点45分,从广州飞往长春的客机平稳着陆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拥有英国永久居留权的长春人郎曌磊和其他乘客一起下了飞机。 那天,她坐飞机从英国伦敦飞往广州,花了20个小时。 与两年前一个人回到长春不同,这次和她同行的是她的儿子,出生后8个月的敦敦,这也是敦在英国出生以来第一次回到中国。

作为生物学博士,郎曌磊绝对是高学历人才,2006年去英国伦敦学习生活,至今已有10年了。 在中国东北部,像郎曌磊一样选择了迅速发展到海外和国内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东北高学历人才,年富力强和事业成功者不少。

高学历人才、年富力强和事业成功人士离开了东北。 而且,东北地区的出生率在下降,老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 东北经济失速的背景,这个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特别引人注目,毕竟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人口聚集来实现的。 因此,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成为一点学者的研究课题。

人才流失。

郎曌磊出生于1981年,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吉林省内的要点学校学习,被公认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004年大学毕业后,郎曌磊一边读研究生一边开始计划出国留学。 经过努力,终于在2006年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奖学金的全额。 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郎曌磊选择了留在英国的生物医药研究机构的员工。

“丈夫是我的高中同学,现在在英国的大型医药企业工作。 去年年底,他刚在企业派驻上海。 ”。 郎曌磊介绍说,这次回国的首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让好朋友见敦敦。 二是丈夫认为上海的就业、经济、生活环境很好。 这萌生了回国迅速发展的想法,我打算借机去上海考察。

对于“为什么不考虑回东北迅速发展,毕竟双方父母都在东北”的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的提问,郎曌磊说:“我们回国的迅速发展是报酬待遇,将来的事业迅速发展空之间,孩子的教育和居住环境等。 综合来看,上海应该是主要的选择,东北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 如果未来真的选择在上海迅速发展,四个老人可以和我们一起在上海生活。 ”。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郎曌磊说,她当初在上吉林省的要点高中,所以同学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很多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现在我的高中同学很多都在海外。 国内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的生活和就业似乎留在长春市迅速发展的不多。 两年前同学的聚会地点被选为北京。 ”。 郎磊说,在大学的同学中,除了少数人选择留在东北高中当老师以外,很多人没有留在东北。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从我们的研究来看,东北地区的高学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大量流失已经有显著的趋势。 ”。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杨东亮对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表示,根据年国家卫生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定量研究发现东北高学历人口流失严重。 在教育水平上,从东北流出的大专以上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大于同样条件的东北流入人口,这部分人是东北流出和流入人口中长时间居留欲望最强的群体。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据说从东北流出的高学历人口,在流入地的长时间居留欲望方面,也明显高于从东北流入的高学历人口。 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高素质、技能人才离开东北的现实。 孔雀东南飞这种人才聚集在发达地区的现象,在我国长期存在,但从东北地区流出流入的高学历人口的比例差距如此之大,这是很有趣的。 “特别是流出者有强烈的流入地长时间居留欲望,表面上证明东北地区的高学历人才一旦出去就转不出来,但实际上东北地区的高学历人才不被东北认可,东北地区在留住人才、调动人才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 杨东亮说。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杨东亮的研究结果表明年丰富者和事业成功者喜欢非东北地区。 在从东北流出的70后和80后人口群体中,年龄越大,在流入地的长期居留欲望越强,超过45岁的中老年人口流入地的长期居留欲望也不比其他群体明显弱,比90后强。 如果越来越多的生命经验意味着个人的迁移决定更合理,这部分人就像是离开东北,更加深入思考,丰富人生体验的结果。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有些城市面临空心态化

“高学历”是郎曌磊和她在海外、国内东北地区以外地区发展迅速的高中同学们的共同优势,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共同优势是他们属于非农户籍的人,即所谓的“都市人”。 很多人以前就传达的印象是,离开家乡工作的是农业户口的人们,但东北地区的流出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非常高。

“如果把农业流动人口看作农民工,农民工在流入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比例,从东北流出的非农业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从东北流入的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从东北流出的非农业人口具有更强的长期居留意愿。 ”杨东亮说。

1988年,赵伟(化名)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年大学毕业后,曾暂时就职于东北某都市报。 在这家报社短短7个月,赵伟辞职选择去南方经济发达城市,在很多媒体工作。

年,赵伟实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成功转型,从媒体记者转变为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公关经理,年薪超过20万元。 “最近又有别的网络公司‘挖’我,提出的条件还很优厚,但现在还没有考虑要不要跳槽。 所以写我这个例子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不要用我的真名。 ”。 赵念对证券时报莲的财经记者说。

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在询问赵伟将来是否打算回到东北迅速发展时,赵伟回答说从东北出来后,最大的心情是外面迅速发展的机会很多。 如果当初一直停留在东北的都市报上,到现在还是普通的记者,绝对不能得到现在的报酬。 赵伟说:“既然已经出来了,没有事故就应该不会回到急速的发展,将来也不排除去南方经济发达城市的可能性。”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杨东亮表示,东北流出人口中非农户口的个人比例达到42.9%,是东北流入人口非农户口比例的两倍以上,具有更强的长期居留意愿,实证研究也表明东北非农户口流出人口流入地的长期居留意愿越来越强。 非农户口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东北,对东北城市快速发展的损害更严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很多资源型城市纷纷衰退,城市生活人口离开东北比农业人口流失更令人担心。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教授侯建明表示,中国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东北城市生活人口正流向北上广深和经济发达地区时,东北农村生活人口也流入城市,东北非农人口的高比例 城乡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后,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减少,停滞,可能有一点不良影响,特别是东北的一点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常住人口的减少,面临空心化风险。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低出生率和重度老龄化

东北地区面临的不仅仅是人口外流问题。 根据国际标准,一国或地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的情况表明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东北地区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形势比较严峻。

李泽文是东北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副总裁,隶属于年的企业在吉林省开发了养老地产项目,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养老地产。 让包括李泽文在内的企业高管意外的是,这个养老房地产项目上市以来的销售数据远远超出了预期。 李泽文和同事们看到商机,突然意识到身边的老年人人数这么多。

看到商机的不仅仅是李泽文工作的房地产企业。 齐东是东北大型养老连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他介入这个领域是妻子的建议。 “我妻子在日常业务中,稍微接触一下关于人口的统计数据。 只有知道东北老龄化的现状,才能坚决介入这个领域”。 齐东说,东北地区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家充分证明了领域未来的快速发展前景。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吉林省卫计委计生基层指导处处长姜国民据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介绍,吉林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的比例已经从每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8.38%增加到每年的11.2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54个百分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老龄化的比例同样在扩大。 以辽宁省为例,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辽宁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10.31%。 年,辽宁省65岁以上人口531.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1%。 年黑龙江省65岁以上人口为385.6万人,占人口的比例为10.1%,但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黑龙江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8.28%。

东北的老龄化在发展,出生率却在下降。 以吉林省为例,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1982年吉林省女性的总生育率为1.84,当时全国平均水平为2.92。 2000年,吉林省女性总生育率下降到0.84,全国平均1.22年进一步下降到0.76,全国平均1.18,人口长期处于1.3以下的超低生育水平。

“年末,吉林省的一对单独夫妇为88410对,从去年3月末实施“单独两婴”政策到年末,申请单独两婴指标的有14978人,实际生育的有4432人,远远低于预期。 ”。 姜国民介绍了。

吉林省卫计委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根据1.2的总生育率进行过推算,据说到2050年吉林省人口将从每年2745万人减少到2000万人以下。

辽宁省的情况也不乐观。 辽宁省的总出生率从2000年的0.98下降到去年的0.74,远远低于代际人口均衡所需的正常更替率2.1。 常住人口的出生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年到年辽宁省每年只出生27万人。

人口外流已经成为突出的问题

外界对东北人口问题的关心始于年。 年4月开始,“东北经济失速”、“断崖式下跌”、“东北逃生”等关键词在网络上熙熙攘攘,很多学者再次将焦点放在东北问题上。 另外,也有将东北经济失速和人口流动问题联系起来的学者,一个观点也被各种媒体广泛传播。

年1月3日,英国《经济学家》在《东北再急报》一文案中指出,东北地区面临严重恶化的人口形势是经济失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引用国内某大学的研究结果,东北地区流出了200万劳动力 此后,国内媒体每次提到东北人口外流时都提到“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三省每年净外流人口约200万人”。

“这实际上是误读。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表示,200万人的数据是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得到的结果,10年间共计流出200万人,平均每年200万人左右,不是一个人每年200万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提供的研究报告也证实了孙志明的说法。 报告显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辽宁省人口净移动迅速发展,略有增加,但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口呈净移动态势,规模扩大明显。 总体来看,每年东北地区人口净转出数达到219万人,相当于2000年的5倍。 从增长幅度来看,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人口净转出分别增加了两倍和两倍。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由此得到的数据结果看起来与媒体提到的“东北地区人口净移居200万人的劳动力”大致一致,这200万人的人口净移居是根据当地和户籍登记地的不同推测的,实际上人口移动在过去几年中累积的 但是,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这个数据为对象,东北地区人口净移出规模有大幅增加的倾向。

从全国来看,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人口净转出与安徽省、河南省等其他人口转出大省相比,其规模小得多,人口外流问题似乎不严重。 但从人口密度来看,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47人/平方公里和81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安徽省的人口密度434人/平方公里和河南省的人口密度638人/平方公里。 在人口密度低的情况下,人口流出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长缓慢,对地区的迅速发展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可以说人口外流在东北地区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人口问题。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问题1 :

为什么人口贫困阶层会形成

东北经济失速后,东北的人口问题在空前开始受到关注。 东北的人口贫困是东北经济下跌引起的吗? 这需要从低出生率和人口外流两方面进行分解。

东北三省是最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政策比较落实的地区。 这是因为早期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以吉林省为例,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以来,吉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没有执行过计划生育以前的20%。 以上,下降到了1980年的10.12%。 年进一步下降了0.40%。 年的数据为0.34%。 。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也是东北地区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是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育龄女性的数量从去年的近780万人下降到去年的700万人左右,5年间减少了近8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6万人,占育龄女性人口的比例也从去年的28.56%下降到去年的25.57%。

“以前流传下来的传承概念的变化、农村生两个孩子面临的现实问题等也是影响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 姜国民说

据悉,从年1月1日开始,全面的二胎政策在全国实施,但很多人考虑育儿和教育孩子的价格,不想再生育了。 这是因为即使实施全面的两婴政策,东北出生人口的总量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但没有倾向的变化。

“无论人口流出是东北经济落后的原因还是结果,只要考虑人口净流出规模扩大的趋势,东北地区就值得探讨为什么会发生人口净流出,如何解决不良影响。 ”杨东亮认为“经济因素确实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推挽理论,在人口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人口流动所在地区的决定是对移居地和移居地的经济社会生活条件进行比较的结果。 良好的移居者生活水平是牵引力,处于劣势的移居者生活水平是推动力,在其他推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口实现了向更好的生活条件地区流动。 东北地区人口外流明显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人口移动的决策因素是经济因素,就业的迅速发展机会和收入水平等影响人口的移动。 ”。 侯建明也认为东北地区就业岗位少,收入水平低是人口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的研究表明流入东北的人口收入远远低于流出的人口收入。 另外,随着政策和外部环境的缓和,人口移动的价格越来越低,这是东北人口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问题2 :

东北如何打破人口困境?

在东北振兴过程中,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很多,例如机制和体制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人口外流问题等。 客观地说,人口流出问题不是导致东北经济下滑的最重要原因,但如何解决人口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使东北经济更快速发展,是东北三省目前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迅速发展东北经济,必须高度重视东北的当地人才。 ”。 杨东亮建议,为了确保高学历人才,满足人才快速发展的诉求和物质生活的需要,东北地区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高报酬岗位,为东北当地人才提供美好前途的就业机会。 在全国性的人才竞争游戏中,财力有限的东北地区获胜的概率不高,越来越多的时候面临着挖掘自己人才的困境。 所以,政府应该改变观念,只有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自己的团队建设中,才能更好地保证当地的人力资本水平。 不是赶走破坏长城的人才,赶走人才。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东北城市的快速发展体系中,单一产业的专业化城市很多,产业多样性不充分,无法为当地人口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快速的发展机会。 东北要着力丰富的产业类型,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就近处理东北非农户籍个人的快速发展问题。

“人们在做出转移决定时,一定会进行综合比较,最终做出决定。 从劳动资本理论出发,选择合适的快速发展道路是正确而必然的选择,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东北人口净流出状况暂时难以变化。 ”。 侯建明说,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点城市发生过持续的人口外流,日本政府为此发表了一系列政策,希望扭转这种局面。 但是30多年过去了,这些城市的人口净流出状况没有比较有效的变化。 中国的体制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平都不同,希望东北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侯建明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适当的人口流动不是好事。 可以给人口流动导致经济落后的地区带来新的新闻来源,改变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观念和想法,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处理净是人口外流的问题上,如何提高东北地区的出生率也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年,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组织了生育意愿调查,吉林省表示理想生育孩子数量的2365人中,考虑到生育孩子的抚养价格和机会价格,只有15.94%的居民想生育2个孩子。

姜国民说,为了提高出生率,政府需要出台对比政策来处理,这不是人为说服、做思想工作能处理的。 现在人们害怕生两个孩子的第一个理由是抚养价和教育价太高,所以政府应该想办法降低这些价格。 而且取消晚婚晚育假期只要是合法生育的人就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另外,应该制定政策,让孩子更容易和更迅速入学,方便有孩子的家庭照顾。

【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3月8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全面的两婴政策实施后,有点担心家庭是生还是不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女性就业、照顾孩子、入学等方面。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必须着力处理”。

标题:【财讯】东北人口困局:每年净流出20万人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2914.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西安新闻网网站介绍

西安新闻网作为让世界了解西安的一个重要窗口,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西安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权威性新闻、信息,引导西安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提供权威和真实的西安地区的实事资讯,民事资讯,旅游资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