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恒绍:满医文化放光华”
本篇文章9594字,读完约24分钟
新闻网站: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采访世界对话。 中医是我国三大国精髓之一,许多中医疗法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快速发展,已经被列为国家要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满族医药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与清朝十二代皇帝一起来,更被干隆帝的第七代孙子爱新觉罗恒绍之手发扬光大,
恒绍:大家好!
新闻网:你是一位很有名的中医,很多人尊敬你。 你是满族文化的代表。 在像今天这样特别的时间邀请你来我们工作室是因为马上十八大就要举行了。 站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你如何看待我国满族文化的传承之路?
恒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的大快速发展离不开世界民族之林。 将文化上升为国家战术,提出文化强国的这种任务和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本质属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当今中国奋斗崛起的美好展望。 我认为十六大以后,明确四位一体,以文化建设为战术目标,前进道路是重要的大事。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周朝有关于满族的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巨大的贡献。 唐朝建立渤海国,东北地区建立渤海国,存在229年。 二是建立金朝,在北京建立金中,在北京建立中国的政治中心。 三是建立清朝,实现今天中国的版图,收复台湾,实现多民族统一。
满族自古以来就是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中华民族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肃慎人算起,已经有3000多年的复印历史。 汉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肃慎人以后以与卢、勿吉、靺鞨、女真不同的称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到公元1635年,最终以满族的身份定疆兴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中华民族整体历史和文化的迅速发展都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背景下,满族文化作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任务和目标,将提升综合国力,发挥独特的作用。
新闻网:我知道你也是中医,但是对于国家出台的一点扶植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你知道吗? 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恒绍:中医药政策,特别是十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对中医药战术产业包括我们少数民族在内的医药有着重大的文件精神。 最具标志性的文件是来自我们中央的22号文件,是一份关于中医药快速发展战术的非常重要的文件,包括我们现在和将来的中医药趋势、民族医药趋势,我认为都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
新闻网:它的大致意思是什么?
恒绍:意在大力支持中医药多元快速发展,积极支持民族医药发掘与整理。 过去我们要模仿跟踪,现在要自主创新。
新闻网站:发生了一些变化。
恒绍:有了一些变化。 过去都是跟踪模仿,现在是自主创新,必须由自己民族的企业品牌自主创新,形成我们自己真正的企业品牌。 看看我们民族创新的药。 例如,天津的丹参滴丸。 这是我们的民族产业。 包括藏药、蒙药在内,逐渐变大。
但是,这里面有很多不完全的地方。 我完全必须首先做中医的教育基础工作。
新闻网站:关注教育这一方面。
恒绍:我们现在看到中医存在的问题很严重,说词太大,不严重,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们做过调查。 我们现在真的能成为医生了。 要说严格的要点,我们迄今为止培养的中医有濒临灭绝的感觉。 我一说这话就害怕。 解放前培养的中医,现在只有十几个。 70岁以上的知名中医已经不超过300人。 1965年以前中医学院培养的中医,学习了以前流传下来的中医药理论,经过4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临床和学术上的可喜成果,疗效显著,但大部分已经退休。 20世纪70年代以后培养的中医大部分是西医课,所以我想说的是中医西化严重。 由于中医有独特的医疗体系,有独特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辩证认识症的理念,我们看到了现在中医教育有些西化的问题,现在似乎很严重。
新闻网:能具体谈谈中医教育的西化吗? 从以前传下来的中医我们能学到什么? 现在西化的中医能学到什么?
恒绍:我做了调查。 在这里介绍。 中医院校的课程用西医病名、病理、药理代替中医辩证理论。 在校内,外语是硬件,必须学英语。 对古汉语的要求不多。 对于古代汉语四大名着,要求也不太严格。
新闻网:学习古汉语是为了读像以前的《本草纲目》这样的旧书吗?
恒绍:《本草纲目》、《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呢? 由于唯物辩证法没有哲学优势,中医理论实际上充满了唯物辩证法,许多学生看不懂中医经典着作,不熟悉唯物辩证法也影响着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甚至中国中医的四大经典都已经改编为选修课。 那是必修课,现在成了选修课。 本质上有这么大的差距。
西医各种器械实验不少,中医望闻问切等看病技术训练不足,对中医药硕士和博士论文,要达到细胞水平,博士要达到分子水平。 因此,中医硕士和博士可以毫不客气地说。 他们不能用中医的理论和技能看病。 当然不全面,但普遍有这个问题。 我认为我们西化培养的老师们重新培养下一代人,影响很大。 越培养越西方化,一切都西方化了。 目前,我这方面的建议,至今仍有否定师徒传承的方法。 这不太好,请不要否定。 以前中医是实践性的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的临床经验,是师傅带徒弟的面对面教学,并且亲自在看病现场,从实践中用望、闻、问、切、四诊的共同参与的方法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就像我们学习机械技术一样,我们在学校从二级工达到五六级工时,它不是通过读书读的,而是通过实践在机床上学的。 学习中医也是这样的理论。
现在谈谈药物问题,中西药问题。 药、中药现代化实际上是标准的西化。 看看我们买的很多药。 中不中、西不西、中药里面放西药药片,西药药片里面放中药,哪个有用?
新闻网:这不是中西医结合吗?
恒绍:中西医不是这样结合的。 一个处方就像《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因为它治疗外感。 外感有很多。 外感有风热、风寒。 我带同样的药去。 很久以前,我们出现了胆草的事。 发生了关木通的事。 只有一种药,就是药的三种毒。 中药配方是复合式、多元式的非常多、复杂的复合体,由君臣佐使配制而成。 所以,有这个问题。
我认为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应该立法,出台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对民族医药有特殊更好的政策来支撑。 如果不支持,就会完全西化而受到限制。 我们有一个好方法。 民间人士是众所周知的。 我们贴的黑膏、满族黑膏、满族黑膏被称为熊油黑膏,但现在治疗风湿病、颈椎、骨质增生的效果非常好。 所以,我们想把它普及到越来越多的人身上,让越来越多的患者缓解疾病,我们想生产它。 那很好。 我们的门槛变高了。 那么必须按照西化的要求重新定义其疗效标准,完全依靠西化。 所以,制造商先考虑投资500万美元吧。 我说我没赚钱,先投500万美元,制造商不能算这笔账。 所以,很多是受限制的。 所以,中医药的门槛应该说低一点,但低的不是粗制滥造,而是要按程序办。 所以,如何尽快明确中医中药标准是当务之急。
新闻网:下面有一个问题。 中医和满医有什么区别? 或者各有什么特色?
恒绍:我刚才说过,满医药受汉族医药的(影响),我们说了民族间的包容和融合、相互吸收和借鉴经验。 满族长期生长在寒冷地区,特别是长白山为主的寒冷地区,几千年来满族人和其他各民族都在与寒冷疾病作斗争,漫长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满族人是马背民族,擅长骑射,过去有许多刀伤、外伤,在我们现在市场上看到的一些 在这里向您介绍满族满药。 过去有冰敷法退热、口服法和外法、其他针灸治疗、刮痧疗法、丸散膏丹等多种方法。 满族医生的优势,大部分是扶阳和温阳的优势,主要在寒冷地区,出现各种各样的寒湿,经常驱寒。 长白山药材丰富,人参、灵芝、天麻、五味子,许多药物是各民族相互借鉴融合的形式。
新闻网:满医应该很有特点。 有很多保护长白山的药材。
恒绍:是的。 过去我们有唱歌的战术。 过去我们谈论长白山,鲁莽的花果山。 低头是药,弯腰比较宝藏。
新闻网:满山都是宝藏。
恒绍:祖师帮你采,山神保持平安。
新闻网:如何保持中医特色疗法,适应时代变化?
恒绍:顺应时代的一些变化,中医药的一些变化,过去谈中医药的现代化,如何变革。 我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 中医药的变革,就像这样,我认为中医药是一大文化产物,医药是以中国大文化为前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到快速发展变革和现代化的结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认识满医满药在中国医疗保健、中国中医药中的地位,首先要确立这一地位。 将其作为中华医药的宝贵遗产加以保护和普及。
第二,特别是将多个珍贵的秘方、秘籍稍微整理一下,上市利用,弘扬和光大充满药物。 继承满族医药文化,快速发展,正确解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吸收博采众长,吸收中医现有经验,弥补医生满药不足,建立数据库,呼吁立法,要求与其他医药同等待遇,人民保健
报纸网:你继承了满是药物的文化。 能具体介绍一下其上下文吗?
恒绍:我是北京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随着我父亲去东北,我很幸运能拜访满族医药的各位,张华南、田小楼两人。 满族医药根据卡片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无形的药,另一种是有形的。 因为满族信奉萨满教,所以他有和锡伯族、鄂伦春族通信的萨满教。 萨满教崇尚万物有灵,万物有灵气,山有山魂,水中有水魂,一切植物,一切万物都有内在的精神。 那么,在过去,萨满人看病是萨满教的方法,萨满教的方法根据现代医学就像心理指导的方法,心理医生一样的指导。 后期受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满医满药,使用处方药、单味药和双味药、复方药,特别是清朝入关后,进一步吸收了汉文化的影响,结合了自己满医满药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满医疗效果优势。
过去传到我们家的秘籍《玄金秘要》里,根据我们现代医学的说法是内科、外科,我们讲的是过去脾胃科、肝胆科、骨科、儿科、烧伤科很多科记载的方法,大多数药物都是分解长白山特有的原始药物。 例如,我们中药长白山有一个叫万青年的人,万青年现在在药典中被称为卷柏。 我们把这种药烘焙成碳,赶出细节,贴在手上,止血有很好的疗效。 过去满族征战的时候,进山打猎的时候,因为外伤出血了,我们把这个药放在香包里,取出来后,涂上后,当时的血就止住了。 目前经过该药的开发,我们将其加到其他药物中,再加三七和其他药物,结合现有药物,治疗胃溃疡和其他出血类疾病,疗效非常好。
萨满还讲究72洞,72洞也是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形成的。 我们头上有36个洞,人上有18个洞。 这就是我们现在谈的针灸学。 这些穴位都是一种奇穴。 我们现在针灸普及的穴位,好像说找不到。 那都是遵循奇穴,很好。 就像我们经常遇到的那样,随着72洞,我们用手指按着这两侧,按着两根手指和中指的中间,我们把它放在手上按了三分五分钟,我们的腰马上就不痛了,我们可以直接站起来活动。 有很多实践中的总结和完整性。 所以,满医还有很多独特的方法。 第一,其地理环境因人而异。
新闻网站:你刚才说的都有点无形,有形吗?
恒绍:是一种形状像我们使用的东北特产的药物。 长白山的药物如东北人参、灵芝、三七、五味子、天麻、细辛、动物骨骼等,目前据统计已达到1000多种,在长白山大部分药物结合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疗效仍然显著。 目前,使用灵芝、三七、人参,结合其他药物,对抗乙肝病毒,治疗肝病疗效非常显著,这都是满药的独特作用。
新闻网:医生多长时间了?
恒绍:我行医已经30年了。
新闻网站:这30年来,你是如何革新医疗治疗手段的?
恒介绍:治疗手段我继承了师传,结合自己的临床,翻译了大量的医疗方案、满文的秘书,然后加入临床。 我刚才说过,中医是实践医学,经过临床漫长的实践,目前我所突破的行业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非常显著。 其他包括心血管、脾、胃、肝、胆在内的这些疾病经满医满药的这些处方解决后,确实提高了临床疗效。
新闻网站:能告诉我医生的经验吗?
恒绍:满族人,特别是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像家人一样的现状。 辛亥革命后,建立新中国后,我们的爱新觉罗家族在党的领导下培养起来,我出生在红旗下,在红旗下长大,读书,在这期间,我们选择了医药。 选择医药也是有理由的。 因为过去我爷爷家世代行医,世代医生在东北过去天有一堂,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医生到现在,我都觉得医生能治病这种内心的成就感和热情是无限的。 中医药不仅能消除人的疾病,还能消除人的精神疾病,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
新闻网站:你从医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你有过很大的影响吗? 请说几句话。 你也拜拜了老师。 是师徒关系老师吗?
恒介:师生关系,我觉得在这里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满医满药正在形成中。 满医药主要是扶阳和温阳,所以不只是东北地区和寒冷地区,去南方一带看看是否需要这个东西。 所以,我去成都考察了一下。 在成都期间,我看到最初的想法是错误的,我遇到了现在的老师,扶阳派的大师,彭祖善老师,他现在是扶阳大家。 我还学习了他的老年人系统和扶阳的治疗方法,结合满药的优势,临床疗效更加明显。
新闻网站:这是几年?
恒绍:这是四五年前的事件。
新闻网:那么,你自己带徒弟吗? 刚才你是不是说你特别推荐这样的师徒传承?
恒绍:我自己也将在临床过程中带走部分弟子。
新闻网:听说你手上有一本叫《玄金秘要》的奇怪的书。 记载着满族药物的精华,是吉林省非遗留保护的要点对象,但这本书似乎总是没给人看。 为什么?
恒绍:其中首先,“玄金秘要”这个钱,从前满族是女真族,钱是我们的本姓,爱新觉罗翻译过来就是钱的意思。 秘要是指我们的先人、祖先们长期与疾病战斗的经历。 我们现在来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都非常全面地记载了这些处方和治疗方法。 我认为不管是不给人看还是不给人看,总有一天应该拿出来,为中国的医药做出贡献。 但这里面都是满文,刚才我讲现在的满学、蒙学、藏学和汉学,作为中国的四大显学,蒙藏显学相对比满学研究行业的成果要多,满学这几年相对有濒危物种,了解满语,完全统计,
新闻网站:这样可以读你的书的全国也有几百人吗?
恒绍:只有这几百人。 现在看来也只有20人精通,真的懂满学,懂满族语言很少见。 这本书已经翻译了四部。 一共12份。
新闻网站:是你自己翻译的吗?
恒绍:我自己也翻译,我和关龙一老师共同翻译,我想不久为人们做贡献。
新闻网站:我非常期待那一天。 之后,在那些治疗行业实现突破吗?
恒介:现在看到我们在临床上的这样的调查,现在骨病比较多,特别是股骨头坏死,有每年上升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股骨头患者已经达到数千万,人很多。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强调中国和措施,过去我们的中医叫结核病、防结核,现在叫肺结核,经过解放后几十年的治疗得到了控制,但这几年抬起了头。 必须与未来的满医满药相结合,在治疗肺结核这一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突破,形成的必须突破。 那么在心脑血管方面,在我们的骨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方面,即使装满药也想做突破性的研究。
新闻网:我最近在忙什么,好像在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小高中到处跑,是为了推广你的满医满药吗?
恒绍:这几年确实很忙。 我经常出去讲满族史,在吉林师大,讲医药,也讲满族史。 想通过讲述满族的历史,激发近代史和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我记得以历史为鉴,我在科技大学讲历史,讲溥仪的大婚。 我说为什么要在科技大学选。 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新的大学,过去的导师讨论科学技术。 小平同志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是创新不竭的动力,所以我选择了在科技大学讲历史,第一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操。
新闻网站:现在说满史。 我觉得你说的不够几个小时。 因为太长了。 你能推荐满族风情吗?
恒绍:满族风情,对我的第二故乡吉林市来说,过去我们有句谚语: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铜助铁底松花江。 因为吉林是满语“沿江”的意思。 康熙皇帝和干隆皇帝都到过这里,康熙皇帝在这里留下了有名的松花江放船歌。 吉林市也是清朝的整体后防基地,设有大清乌拉总管雅门,房地产丰富,满族风俗也比较浓厚。
从前有饮食文化、猎鹰文化。 在这期间,中央电视台的4个频道播放了猎鹰文化“鳌鹰”。 我们有饮食文化,服装文化,我们有祭江,特别是我们有名的历史上非常悠久的祭祀文化。 清雍正年间修缮的白山望祭殿,现在政府正在积极建设这种文化。 我们在正月组织祭祀,满族有服装文化。 现在的女孩穿的旗袍都来自满族文化。 我穿的服装,这叫行服,满族是马背民族,过去说马蹄钮。 这就是民族。 过去东北很冷,我们出去打猎的时候手都冻了。 那么,我们一勒紧这个袖子,我们就成了手套。 这个被系上了。 很科学。 这是服饰文化。
新闻网站:这套服装也是你出席重要场合时穿的吗?
恒绍:我们民族过金节时,必须穿它。 这叫做行服。
新闻网站:现在十八大即将召开。 对我们的党和祖国有什么祝福?
恒绍:十八大即将举行。 我们作为一家的孩子很高兴。 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人民革命斗争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党的90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 我作为民主主义者,衷心祝愿中国共产党十八大胜利的召开。 实践说明,只有我们各族人民同党走,听党的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道路,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我们各民族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新闻网:你如何看待满族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恒绍:满族文化可以这么说。 那个作用现在我看到的有点大,我来总结一下。 满族作为中华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中华文明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了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它并不隔绝汉族文化,而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文化。 正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康熙皇帝编纂的《康熙词典》相继出现,干隆帝编纂了《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以及满文《大藏经》、《律历渊源》等,正如毛主席老人所说,满族很了不起。
一个是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可取之处,一个是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主权,构建了今天国家拥有的版图。 二是重复统一战线这一政策,团结各民族。 三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见到毛主席的老人说康熙皇帝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中学习最早的开明君主。 他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工程技术学有浓厚的兴趣,亲自主持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 我想总结一下,清朝的兴衰是多民族合一,领土完整合一,不同文化合一,这就是我们现在多民族文化、满族文化、汉文化交流、相互借鉴的结果。 为了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团结,我个人认为汉族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和主体,满族和其他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成员。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这个伟大统一的民族祖国,共同创造了世界敬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祖国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吸引,谁也离不开谁。 在中国伟大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在平等、团结、友爱、民族大家庭中团结、呼吸、命运、同心同德,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各自奋斗。
新闻网: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你的个人,你听说琴、象棋、书、画都很精通吗?
恒绍:那太不好意思了。 我们的家庭有优点,我们喜欢画画,喜欢写书法。 例如,我们全家,就像在绘画方面有成绩的溥松窗、溥佐、还有研究方面的毓峨,我们都是书法界非常有名的启功,也包括现在的启骏。 我在这里又谈到了我们这个家族的前辈,溥杰先生,还有毗岭老先生,都是吸收汉文化,在书画上有造诣的大家。
我们从小就被称为近朱者赤。 那个时候,我爸爸每天都临语。 我们一起看了。 时间过去了,我们情不自禁地拿着笔写。 画画也是传承文化的形式,而且,我们也是生活中的乐趣之一,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变好了。 我们拿着画笔描绘我们改革开放后的山水,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我们改革开放的方兴未艾。 祖国的大河,通过我们的笔来表达这样的感情。
新闻网站:我看过你的画,特别喜欢,擅长画马吗?
恒绍:对,画马,还有牡丹花。 画马应该是我们家族的共性,马背民族喜欢马、龙马精神、马精神,喜欢马的勤奋。
新闻网站:你也喜欢画牡丹吗?
恒绍:是的。 画牡丹、花鸟、山水、还有人物。 我们经常画画。 当然,我的水平处于学习阶段。
新闻网:你大概几岁第一次行医?
恒绍:我大概18、19岁就开始行医了。 我爷爷是老医生,我妈妈也是医生,正好那个时候出去了。 我记得不在的时候,那时外科患者来了。 因为外伤,骨折,骨折后,看得很清楚,所以我们解决了他,用药外用,不太感谢他长期来家。 你家孩子真离家出走,用药后,我们马上内服。
所以,这也激发了我对中医药、满医药的热情,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
新闻网站:给你看完病后,你心里不担心吗? 因为十几岁在接受诊断,所以不紧张一点吗?
恒绍:经常看到的老人说,用药的时候,当时也很紧张,但是因为长了,所以医学是实践医学,长了。 看多了,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敢动手。 所以,今后医学不可收拾,可以减轻人的痛苦。 另外,继承自己的文化,从心里感到它没有荣耀。 所以,我选择了最终的医生。
除了每天行医外,我还自己开门诊,每天接收全国各地的患者,也在国外。 下午,我要做民族工作,去联谊会去驻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寻根鼻祖。 中华民族文化迅速发展,大繁荣之后,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很光荣,因为祖国这么强大,归属感特别强,所以我是谁,我的家人是什么情况? 正在询问。 所以,每年我们都会接待大量来找祖先的人,在海外的游子,都会回来找祖先。 我们曾经有家谱文化。 例如,爱新觉罗家称之为玉牒,民间称之为家谱。 家谱文化记载了满族的兴衰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行业。 所以,经过过去的战争和变革,有些人分手了,有些人缺货了。 来找了之后,很高兴找到了。 一个家谱文化不仅是一个纽带,也是民族团结和稳定的工作。 平时在这个基础上,吉林是多民族的省份,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创办吉林民族画院,吸收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这些画家们,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为各自的民族文化做出贡献,实际上各自
除了业余时间,我们经常在外面交流,学校交流,对外交流,我们做民族团结的事件,基本上是周而复始,忙碌不已。
新闻网:你在国内宣传我们的满族文化吗? 药满了吗? 那个你考虑过下一步的计划吗? 想把满药推向世界吗?
恒绍:下一步,去年得到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满医满药的传承,我打算在传承过程中拥有满族皇封茶。 充满药物的优势是扶阳,针对现在的有点疲劳综合症,现在我们叫做亚健康。 首先,根据现在的医学说法,由于缺乏营养,身体有很多不适,有亚健康的状态。 通过开发它,我们将在古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也将成为老字号企业品牌的皇封茶。 下一步,我们还开发了一些满族酒、松龄酒,现在基本形成了,下一步我们要找一些好的地方,把它推向市场,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
希望进一步出国交流一点,加深医学方面的交流,报道海外媒体,定位深一点。
新闻网:你自己是中医。 我觉得你特别年轻,今年几岁?
恒绍:年龄对女孩子来说是秘密。 我也50多岁了。
新闻网站:但是,你看起来像50多岁一样非常年轻。 作为中医也有一点养生保健驻颜的秘方吗?
恒绍:其实是现场采访。 因为现在的化妆品大部分都应该说含铅很多。 我也用化妆品,但我用的化妆品很简单。 是我们长白山做的蜂王浆。 用医用甘油调制蜂王浆,擦在脸上,脸上沾上色斑,让其驻颜。
新闻网站:您一直在使用吗?
恒绍:我用了好几次20年了。
新闻网站:向各位网友推荐非常好的驻颜方法。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前迅速发展,是因为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满族文化、满医文化的传承和迅速发展,同样需要创新。 感谢我们今天的节目。 谢谢你!
(结束)
标题:“爱新觉罗恒绍:满医文化放光华”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3834.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公共场所卫生问题涉及四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