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庄谈“十二五”与城市森林建设”
本篇文章7266字,读完约18分钟
活动标题
活动说明
复制:
你好。 欢迎访问“新闻网易健特约”两会。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量笔墨强调了生态、林业方面的建设,给泸州市人大代表们以极大的激励。 目前泸州市正在进行城市森林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目前,这项事业取得了哪些进展?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我们今天很荣幸被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以庄。
-03-09 15:21:31
我很高兴今天和广大读者谈谈泸州生态建设的问题。
-03-09 15:25:51
说到泸州,我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和我一样。 首先想到的是名酒,泸州老窖。 其实,郎酒、国窖1573起源于此,所以泸州被称为“酒城”。 除了这个称呼外,泸州还有更重要的身份。 它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样的城市中,古老的文化风貌更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缺少的标准,现在的生态环境状况怎么样了? 请朱书记介绍一下
-03-09 15:26:07
刚才介绍了泸州是中国最有名的酒城,酒在泸州的历史非常悠久。 生产好酒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 泸州多年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重视造林。 泸州整体是一个山有水、青山有绿水的城市,长江通过泸州,沱江与泸州和长江汇合。 所以泸州既是江城,也是山水园林城市,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
因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很好,泸州和泸州附近的地方都是生产好酒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白酒的金三角。 泸州本身有泸州老窖、国窖1573、郎酒。 这些都是国家名酒,我们附近有茅台、五粮液。 这表明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很好。 由于生态环境好,构成独特的自然气候、湿度、温度,这个地方是生产好酒的地区。
-03-09 15:27:55
这几年,我们建立了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党委政府包括全市人民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绿化率和覆盖率大幅提高。 去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8%,城市覆盖率达到39%,这在西部城市比较高。
-03-09 15:28:57
目前,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快速发展的方法和加快民生建设的转变也提高了新的高度,您如何理解城市森林建设与民生的关系?
-03-09 15:29:30
城市森林建设实际上是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后,从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和民生工程结合起来? 我认为这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因为通过生态文明,通过植树造林,生态变好了,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空气体质量一定很好。 空气质是所有人都必须享受的。
二是通过造林,我国大量森林覆盖,水体含氧量变好,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大幅降低,这些都与市民、全体人民有直接关系。 所以,它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要点工程。
-03-09 15:29:49
城市建设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政府如何保障人人享有绿色城市森林建设?
-03-09 15:30:25
我们这里没有建造大广场,但是是山体的,有江湖山水的城市,所以我们的山体中有要保存的东西。 上面种了很多树,老百姓可以爬山,健身,走路,很舒服。 第二,号召全市人民,发放补贴,让他们看到绿色阳台、绿色屋顶、绿色别针,到处提供绿色、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 应该说我们的市民充分享受着生态快速发展的利益。
-03-09 15:30:38
你也像刚才说的,我们没有建设大规模的广场。 现在,在很多城市,包括一些地区在内都有不好的倾向。 也就是说,进行面子工程、大规模建设等,兴起土木、大兴广场,刮起了相互比较的风。 我们希望找到能够保证绿化,遵循科学做法的出路。
-03-09 15:31:15
我认为第一要形成理念。 如果我们快速发展的理念不是为老百姓办案的话,我想不是用科学办案,一定有问题。 正确的理念是建设规划与生态和绿化规划相结合,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这符合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有可能符合老百姓的利益。
-03-09 15:31:34
在建设过程中具体是如何计划的? 更科学的做法怎么样?
-03-09 15:32:09
我们现在在几个方面进行绿化。 一个是看绿色的大头针。 凡是需要绿化的地方,我们一律种树。 第二,所有城市道路都必须绿化,保留一定的空间隔。 第三,有些山体必须保存,不是全部推倒平整,而是必须保存山体风格,有些山体不能建筑,我们可以种树。 第四,鼓励市民在阳台上种花种草,在屋顶上进行绿化。 我们虽然是小山城,但从山上的高处看是绿地,看不到多少建筑物的东西。
-03-09 15:32:22
从山上看去,一望无际是绿色的。 我们在城市绿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03-09 15:34:59
当然,我们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以前还存在动员群众的问题,但存在如何让群众理解的问题。 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反复,现在老百姓也觉得,建设生态城市后,绿化、营造生态环境,将有利于他们的生产、生活。 现在,这已经成为我们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已经不成问题了。
当然也有资金问题。 我们也采取了很多筹资方法。 公益林主要以政府为主,所以适当吸引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捐赠。 泸州这几年每年的捐款有几百万、几千万,都是公司捐款。
当然,有些可以采取政府自助。 例如,经济林可以市场化运营,林业产业化部分可以市场化操作。
-03-09 15:35:15
具体是如何市场化运营的?
-03-09 15:36:36
比如泸州搞竹子一体化,这可以市场化。 比如说种竹子,本来我们的竹子每吨只有200元。 现在变成了500元。 每亩竹子每年可以生产2-3吨。 这是一千元以上的收入。 竹子种植下去的话,管理价格很低,每年都可以砍伐。 竹子长得很快。 这样保护了生态,实现了产业化,所以不需要政府投资,完全可以市场化运作,政府只是计划、指导,对种苗培育有点帮助,农民自己种竹子,也有好处。
我以为林业产业化是必要的。 我曾经给相关部委的领导讲过故事。 这个故事也是我听说的故事。 非洲的大象在全世界都受到保护,保护越少,全世界的黄牛每天被杀的越多,这就是道理。 我认为除了在原生林和水土有特别要求的地区营造完整的生态林外,还可以在其他一些地区进行林业产业化,将效益与林业生态结合起来。 这是第二部分,是市场化运作的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第一是政府的支持。 现在,想投资泸州做林业的人也不少。
-03-09 15:36:45
第四,进行林业体制改革。 泸州市是全国第一个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市,我们去年对集体林权进行了全部认证,向农民发放了林权权证,实际确定了他的权益。 林农可以用林权抵押,银行贷款,进行生态建设,植树造林。 现在泸州做得很好。
-03-09 15:38:56
现在有了产权证以后,每年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与过去相比增加了多少?
-03-09 15:43:24
应该说是大幅提高了。 去年,泸州整体林业产业化收入达到60亿美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元。 作为一个产业刚刚起步,实现人均收入800元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件。 我们要继续这样抓下去,进一步完善体制,建立一点机制,鼓励农民生态绿化山水,有比时间更长远的好收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不让他们上山砍树,这比时间
-03-09 15:43:39
正如我前面所说,我们对泸州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这样分类,明白需要保护的保护,这个市场化运营的市场化运营,两手抓,两手抓,两手抓。 一方面要进行生态建设,另一方面要把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快速发展。
-03-09 15:44:56
泸州还在考虑的事情很多。 除了自身的生态需求、自身生产生活的快速发展需求外,由于是长江上游城市,而且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有区域性生态屏障的责任,这也是一级党委政府应尽的责任。
例如,我们有12000多平方公里。 基本上有长江通过。 即使有一两个县不直接穿长江,也通过赤水河,通过沱江,聚集在长江。 所以,我们怎么搞好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大问题。 作为我们一级党委政府,还是尽了这个责任,保留比较多的生态林,不长时间采伐,长时间维持非常好的生态,发挥生态功能,这样的区域面积比较大。 真的在市场开发方面,我们还是有限制的,坡度比较低,以竹子为主。
这几年,我们把这两个方面分类,坚决保护该保护的东西,该开发的开发好,诱惑好,给农民应得的利益,否则就不会持续。
-03-09 15:45:18
我们在进行城市森林建设的过程中整体继承的理念是什么? 从开发到现在,我们经历了这样长期的事业,什么样的好模式促进了城市森林的建设呢?
-03-09 15:47:07
我刚才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个模型主要是优势机制的问题。 基于优势机制用什么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实际上是一种模式。 这几年,我们也进行了一点探索。 我们的浅丘区主要以经济利益为中心。 因为那个地方的水土流失影响不大,离平原很近。 我们的山区、山区以生态林为中心受到保护,这种保护需要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包括管理价格在内也需要支持。
我们采取的其他事业措施,一个是组织体系健全,我在市里是绿化委员会主任,下面有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一级抓一级,每年我们制定方案,每年在哪个县、哪个区、那些地方进行绿化。 这些必须通过绿化委员会,作为目标责任制提交层。 到了年底去检查,不是年初布置就行了,也不是年底放羊就行了,那不行,要作为目标责任制来评价。
-03-09 15:47:25
第二,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动员。 目前,生态保护、植树造林已经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自觉行动不是他自己产生的,而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大量推动、动员,并逐渐受益,他产生了这样的自觉行动。 在过程中,必须提高认知,为什么要搞生态,为什么要搞绿化,为什么要搞森林城市,这些问题必须向老百姓解释清楚,这不是面子工程。 在动员的基础上,必须让他们搞清楚帐目。
-03-09 15:49:49
你是怎么和他们算帐的?
-03-09 15:50:55
例如,城市居民和从事林业的老百姓还是不一样的。 从事林业的老百姓可以砍树直接卖钱。 市里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能砍树卖钱。 但他能感觉到我们的树多了,森林多了,生态好了,空的气质好了。
第二,他去斜坡看看,走着去,心情很好。
第三,来泸州的人,家家有朋友、亲戚,他们来泸州后,泸州的赞誉声会让泸州的人产生自豪感,所以市民真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感情也不一样。
通过这些,我们老百姓应该说是不断了解、支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植树造林、森林城市建设的。 我们每年过春节上班第一天,党政军四个班子都要义务植树,这一天也是全市人民义务植树的日子,一直坚持了20年,这种情况在全国并不多。
-03-09 15:51:04
这在泸州相当于法定性,雷打不动,每年春节大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的首要任务是先植树,而且是全市人民植树。 经过这几年,到今年为止5000万人以上种树,达到3亿株以上,这是一个很糟糕的事件。 我们通过推进、动员、实际行动,使全市人民建设生态意识、绿化意识、美好家园的愿望成为现实,所以大家非常支持和理解。
-03-09 15:52:19
我们看到,从原政府普及到现在的全民意识,从原政府行为到现在的全民积极努力建设绿色城市的行动,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各尽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城市森林建设。
-03-09 15:53:34
这关系到每个人民的利益,你想的方案必须符合人民的实际。 其次,要让全体人民参加,在大部分人民不满足、不支持、不理解的情况下,你一定做不好、做不好。 我们不管是建立森林城市,还是以前建立国家级卫生城市,都是这个方法,包括现在的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是说你有钱建设新农村,农民必须是主体。 建造森林城市,市民应该是主体,每个市民都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他不愿意参与和支持,这是毫无疑问的。 政府应该拿该取的钱,应该买该买的树苗,这些都是政府的事件,但各市民必须参加。 这是我们在基层办案以来获得的基本经验,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没有老百姓的参与,不可能搞好涉及老百姓的案子。 民生工程要全民参与,老百姓满意的工程叫民生工程,老百姓不满意,我们不能说民生工程。
-03-09 15:54:17
我们在城市森林建设的过程中有一点亮点吗? 有那些故事吗? 请说。
-03-09 15:55:50
应该说亮点一定很多。 例如泸州绿地大幅增加,空除了气质得到大幅改善外,候鸟也来了一些。 现在老百姓很高兴,看到以前没见过的鸟,早上起来到处都是鸟,很舒服。 不仅是城市,我们的原始森林也保护得很好。 因为现在生态很好,我们的蔬菜基地是供应重庆的重要基地。 生态好转后,我们要求种那种自然生长的蔬菜,所以现在蔬菜的价格也很高。
我也咨询过包括土壤学家和气候学家在内的许多专家,但是没有完全解释。 比如泸州是生产桂圆、荔枝的地方,我知道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可以生产,但是远离国家南部,基本上不生产桂圆和荔枝。 泸州几个县生产桂圆和荔枝,长江下游也不生产。 而且现在市民正在争论一个事件,毕竟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泸州的还是广东的? 据说很难把荔枝从广东运到当时的长安。 因为没有保鲜设备。 从泸州过去就有可能,而且我们保存了荔枝品种“妃笑”。
-03-09 15:56:04
“十二五”时期也是城市化高速发展和优质化的重要时期。 城市森林建设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化有什么作用?
-03-09 15:59:38
“十一五”无疑是中国城市化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最快的时期。 我听过专家的话。 世界上现在最引人注目的21世纪有两个事件。 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到了什么程度。 第二,中国的城市化影响着全世界。 这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无疑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但如何搞好城市化,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事件。
现在有很多提法。 一个是城市化,一个是城市化,我主张城市化。 由于城市有一定的规模,土地的节约利用效率一直很高。 小镇很小,其辐射和城市功能差到无法发挥,而且人均平均占有的城镇用土地比城市用土地多得多。
-03-09 15:59:51
第二,“十二五”期间,“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刚出炉,生态建设也作为“十二五”的重要部分被提出,这次的措施也很具体。 传家宝首相的政府事业报告也强调生态建设。 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考虑如何遵循科学快速发展观,如何真正实现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快速发展的问题。 考虑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必须搞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尽量减少排放量,尽量搞好生态。 否则我们的自然灾害会非常严重。 这样下去一定有问题。
-03-09 16:00:37
泸州的下一步也制定了一个计划。 建立国家森林城市并不是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实现了目标,我们就必须一直抓住它,持续地抓住它。 生态也有生命,所以有生命的东西必须长时间养护和保护。 不这样做的话,它有可能自我毁灭,生态恶化。 这些需要我们多次坚持下去。
去年,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们自己要投资40多亿的生态建设,再加把劲。
-03-09 16:01:59
我觉得城市的森林建设和山区、农村的森林建设一定不一样。 在城市中必须考虑功能定位、工作、生活、休闲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你认为城市森林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03-09 16:13:27
的森林建设与山区、农村的森林建设相差不大,除了绿化外,还有美化功能。 比如来泸州五六年了,刚去的时候泸州的绿树成荫的时候就已经很好了。 广阔的古代樟树,公园很漂亮,但四季都是绿色的,这不一定好。 也有四季分明、色彩丰富的公园。 从绿化到美化的过渡。 这个还是需要的。 城市毕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老百姓的生活都集中在这里,除了创造生态比较好的环境外,还需要创造比较优美的环境。 农村和山区主要以生态为主,不一定种那么多花、草。
-03-09 16:13:39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比往年多提出了一些生态和林业方面的文案,特别提到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的实施。 听到这个消息你感觉怎么样?
-03-09 16:14:03
很受鼓舞。 应该说一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结束了,如何巩固这个成果,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这次二期工程的力量更大,这也是必要的。 原来的补助很低,这是根据以前的生活制定的,现在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但是这样的标准还是不行的。 所以这次的补偿额应该有点大。
第三,也是我们关注的事件,西部的辅助压力减轻了一些。 由于西部地区生态比较脆弱,还需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搞好绿化,减少自然灾害。
-03-09 16:14:11
另外,发现了包括传家宝首相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内的问题,提到了设立国家生态专项基金的补偿机制。 这是新的。 我们希望“十二五”期间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在生态方面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 经过“十二五”的快速发展过程,我们国家的生态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和好转,有了改善。 这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的问题,是个大问题。
-03-09 16:14:34
泸州市委和政府在创建城市森林的过程中具体制定了它们的相关目标,采取了哪些真正的措施,我们的决心是怎么样的?
-03-09 16:14:42
应该说我们的决心很大,我们的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配套,计划草案正在执行。 我们的计划案不是一年两年的计划案,而是十年的计划,我们也刚实施了两年多,还需要实施几年。 现在,国家有了这样好的政策支持、奖励,我们对泸州的生态环境有了更好的决心和信心。
-03-09 16:14:54
图像复制:
视频地址:
图像大小图:
新闻网站胡迪
新闻网站胡迪
新闻网站胡迪
新闻网站胡迪
新闻网站胡迪
新闻网站胡迪
新闻网站胡迪
新闻网站胡迪
标题:“朱以庄谈“十二五”与城市森林建设”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3835.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爱新觉罗恒绍:满医文化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