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邮箱里捡到"套现"漂流瓶 被"套"走6千多元”
本篇文章1157字,读完约3分钟
信用费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认可,支付宝也启动了相关应用,方便了年轻人“先买后付”。 但是,这也成为了被少量不法分子盯上,诈骗犯罪的“新宠”。 最近,南京市民李先生捡到了“兑现”的漂流瓶,结果自己被放进了6000多元的“套套”里。
10月底,李先生在qq邮箱里捡到了瓶子。 瓶子的复印件是“专业现金化”,同时附上了业务qq号。 李先生采用支付宝信用费用软件,信用额度达到10000多元,希望套现。 他以为不成功就不付对方钱,不会上当。
小李打了对方的qq号码,对方说可以兑现,但是需要百分之五左右的手续费。 害怕被骗,李先生特意就对方的“兑现”资质提问,结果对方发给李先生一系列交易和返还流程的照片,发了几张pos机的照片,说他的企业专门兑现了。 这样李先生就放心了,和对方协商了。 对方给李先生发来了商品链接,说是用上面6700元的价格拍的。 收到钱后,把其中的95%还给李先生的支付宝。
李先生照做了。对方马上说收到了货款,并注册了系统,但是为了资金的安全性,必须全天候等待,然后从企业财务通过网银返还到客户账户。 李先生很快留下了自己的支付宝( Alipay )账号,记下了对方的电话和“工号”。 第二天晚上,小李登上qq联系对方,对方说企业财务在结账,过一会儿就好了。 然后,提醒李先生观察查实。 30分钟后,李先生发现自己的qq号已经被对方“拉黑”,联系拍摄商品的购物网站要求退款,但被告知需要提供被骗的相关证据。 小李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马上报警。 目前,南京建邺警方正在对此展开立案侦查。
记者在网上搜索“现金支付”,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现金支付企业”。 是用信用卡支付现金,还是用支付宝( Alipay )或其他信用支付软件支付现金。 民警告诉记者,许多这样的“现金企业”是违法的。 而且即使是真的也有违法之嫌。 根据我国法律,个人达到一定情节的,不仅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还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双十一销售节”的临近,民警提醒广大“剁手党”,网购时一定要去正规网站,通过官方支付,坚决拒绝来源不明的购物链接或所谓的“个人交易”。 扬子晚报(记者焦哲)
明光市男姬某用销售点机兑现了提款48万余元。 今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明光市分行向公安机关通报,明光市居民姬某涉嫌信用卡诈骗。 日前,明光市经检大队在南昌乘警队的大力支持下,逮捕了涉嫌信用卡诈骗的姬姓。
双胞胎弟弟“坑”的哥哥冒充哥哥办信用卡被逮捕40万人,这一年坑爹的人很多,坑“哥”的人也不少。 后来他觉得向哥哥借身份证很麻烦,索性伪造了哥哥的身份证,作为哥哥办了两张信用卡,继续赌博。
永嘉县男子利用pos机为他人非法兑现1200余万元,赚取手续费。 31岁的永嘉男卢某经营杂货店,在朋友的启发下,卢某考虑用pos机兑现,赚取手续费。
标题:“QQ邮箱里捡到"套现"漂流瓶 被"套"走6千多元”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4376.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战果累累的传奇英雄吴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