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信息网立足西安,纵览世界,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网民提供西安本地发生的大小事,是您了解西安最好的窗口,我们为您提供西安最新新闻信息,包括有陕西西安新闻,今日西安新闻,今天西安新闻,西安热点新闻,西安资讯等信息。

主页 > 西安新闻 > “走进千年古都洛阳 传承与革新并肩起航”

“走进千年古都洛阳 传承与革新并肩起航”

来源:西安新闻网作者:欧陆生更新时间:2021-04-17 05:44:49阅读:

本篇文章2839字,读完约7分钟

国际在线新闻(记者王高飞):900多年前,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经洛阳时感叹:“古今兴废事,只看洛阳城。” 时隔一千年的今天,洛阳成为了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主场城市 在小城堡里,如何承载大梦想? 6月9日至1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外记者和其他中央、河南省内媒体记者沿着古人的足迹,进入了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都,探索洛阳古的兴盛和当今的繁荣。 牡丹之都“花”开丝路 洛阳,享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以牡丹文化而闻名。 来洛阳,要看的是国花牡丹,洛阳牡丹瓷器就像它象征的中国文化一样,永远不会凋谢 6月10日上午,“cri中外记者看河南”采访团来到李学武牡丹瓷器生产基地 东汉之后,洛阳是古代商道“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瓷器从此走出国门,承载着中国文化向海外广播。 牡丹瓷器因制造国花牡丹而得名,是洛阳牡丹文化与中国古老陶瓷技术有机融合而诞生的新派艺术陶瓷 李学武牡丹瓷器大厅陈列的艺术品(摄影王飞) 如今,“一带一路”赋予了千年古城洛阳新的生命力,李学武牡丹瓷器随着时代的步伐,继承唐白瓷的烧制技术迅速发展, 从工艺品形态上看,除国花牡丹外,李学武牡丹瓷器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制作唐韵仕女、丝路妞、“一带一路”吉祥礼等,易于走向世界,传承洛阳文化和中国文化。 放眼望去,古丝路更宽,更长,开的花也更绚烂,更香。 目前,牡丹瓷器已成为洛阳、河南乃至中国重要的特色文化企业品牌 牡丹瓷器精品被中海外交部选为中海外交礼物,是迅速发展中外友谊的重要“使者” 如今的李学武牡丹瓷器通过“一带一路”,将代表富贵吉祥的牡丹瓷器带到丝路沿线的国家,让唐白瓷回归世界,让中国优秀的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走出国门,走向未来 来自土耳其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国记者艾达( madilet eda )在来洛阳之前就听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但这次采访中我觉得洛阳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也是一座具有现代感的城市。 爱达说:“看哪种牡丹瓷器,感觉像真正的牡丹花? 陶瓷技术结合了历史和生活因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 要说龙门石窟纳新传古 牡丹展现洛阳的柔美,龙门石窟代表洛阳的阳刚。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作为洛阳魏唐盛世的遗珠,龙门石窟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自然承担着彰显洛阳城市特色、展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现实责任 石窟中保存着众多宗教、建筑、书法、舞蹈、服饰、美术等实物史料,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吸引着国内五湖四海的游客,也吸引着中国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的海外朋友, 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保护高17米(摄影王飞) 的历史古迹,这是保护中国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龙门石窟有道义上的责任 但是,古来流传的并不是旧习惯,为了“激活”文物背后无声的历史文化,让游客阅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洛阳市利用当今新闻化时代的特征资源,创造了新的旅游模式。 年7月,龙门石窟提供“互联网+智慧景区”服务,截至年7月,龙门石窟进入旅游大数据时代,官方微信、微信旗舰景区、中国英语免费电子语音讲解,“ 上心香”等一系列智力旅游服务功能和互动体验项目,将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生活,融入时代因素 数据显示,近两年,龙门石窟通过智慧旅游服务和智慧旅游体验项目,与近280万国内外游客建立了持续、紧密、方便、交流的连接。 来自巴西的外国记者拉法( rafael fontana )说:“龙门石窟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变迁,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很强大。 洛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物古迹,令人震惊 “ 溯源立本博物藏珍 作为年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系列活动之一,河南博物院与洛阳博物馆主办的“丝绸之路与中原”文物展于6月10日在洛阳博物馆举行。 洛阳是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 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河洛文化的发源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根基深厚、内涵丰富的文化瑰宝和宝贵的遗存。 据此,建于1958年的洛阳博物馆成为洛阳乃至中国的文化地标 馆内藏品丰富,华夏文明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此处可见一斑 河南博物院和洛阳博物馆主办的“丝绸之路与中原”文物展6月10日在洛阳博物馆举行 (洛阳博物馆供图) 本次展览汇集了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巩义市博物馆200多件珍贵文物,通过丝路萌芽、丝路开放、四方通衢、八方朝、丝路展延五个部分,讲述了观众华夏文明兴盛、快速发展的过程,以及西斯 战国琉璃球、汉代人形柱陶楼、北魏赵安香造像、唐三彩孔雀杯、宋陵石刻客头像、明代万历号沉船出水的青花瓷器等首次在洛阳博物馆展出,品种丰富,观赏性高 为了迎接这次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活动,洛阳展出了“丹青记忆守望家——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 用艺术的方法再现了遗产地独特的历史底蕴、文化特征和人文风情,诠释了文化遗产的精深内涵,不仅体现了文化遗产的艺术之美,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其内涵的精神力量。 历史见证小城镇的大梦想 走洛阳,每一步都是对历史的测量。 6月11日,记者团参加了二奥遗迹博物馆的开工仪式。 这是“十三五”期间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两年多后,河南洛阳偃师二内遗址将向公众展现最早的中国都城历史风貌 为了保护夏商文明的重要遗迹,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二奥遗迹博物馆项目 项目占地208亩,建设规模3.1万平方米,总投资6.3亿元,计划于2019年10月建成 届时,二奥遗址博物馆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示范区,成为我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快速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6月11日,二奥遗迹博物馆奠基仪式在洛阳举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奠基仪式,二奥遗迹博物馆和考古公园的建设,是“活”伊洛平原埋藏的文物、写夏季历史的文献的经典项目。 隐藏在洛阳的二奥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宫城、中国最早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大回转垣官营工作室区、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和绿色。 这个小镇蕴藏着数不胜数的历史,越来越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力量 来自尼泊尔的外国记者拉姆萨尔( lamsal lamxi prasad )说:“这一行领略了洛阳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我相信位于丝绸之路以东的起点城市将继续闪耀,在自身的快速发展、繁荣和国际交流中不断闪耀。 千百年前,骆驼铃和瓷瓶在这里响起。 一千年后,古城洛阳全力扬帆起航 通过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积极的创新,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办城市之花落洛阳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积淀下,洛阳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契机,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展示事业,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为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了洛阳的力量。

标题:“走进千年古都洛阳 传承与革新并肩起航”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4583.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西安新闻网网站介绍

西安新闻网作为让世界了解西安的一个重要窗口,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西安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权威性新闻、信息,引导西安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提供权威和真实的西安地区的实事资讯,民事资讯,旅游资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