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解读神九任务”
本篇文章1544字,读完约4分钟
中新网酒泉6月15日电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权威解读“神九”任务
记者孙自法
神舟九号发射前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媒体采访,全面介绍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的相关情况和优势。 神舟九号飞船将瞄准16日的窗户发射,男宇航员景海鹏、刘旺和女宇航员刘洋表示将执行此次任务。
“神九”肩负着三大使命
按照对接任务的总体安排,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中国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进行对接。 年,在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任务后,经过认真判断,神舟九号决定执行载人飞行,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首次载人对接试验。
牛红光指出,此次任务的首要目的有三个:一是航天员手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首次验证手控对接技术。 (2)全面验证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支援宇航员生活工作的功能、性能和组合体管理技术。 三是开展航天医学实验和再生式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个别重要技术试验。
八大系统参加“神九”的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器、空之间的应用、载人飞船、火箭、发射场、探测通信、着陆场和空之间实验室等8个系统将参加“神九”任务。
据牛红光报道,神舟九号宇航员飞行机组由两名男宇航员和一名女宇航员组成。 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号f”的遥九火箭和神舟八号飞船以及“长征二号f”的遥八火箭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宇宙飞船和火箭都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的改变。 由天链1号中继卫星、14个中外陆基观测站、远望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西安观测中心等组成陆、海、天基观测网,完成飞行任务的测量、控制和通信支持。 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飞船发射上升段设有3个陆地紧急着陆区和3个海上紧急着陆区,都配备了相应的紧急搜索救援力量。
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分别于今年4月9日和5月9日进入发射场。 截至目前,各飞行产品已由发射场所有测试人员全部完成,各测试数据合格,出现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产品状态稳定,性能良好。 地面各参试系统准备满足发射条件的各系统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已经演习完毕。
宇航员乘坐组和3名后备宇航员在完成所有训练科目后,于6月9日进入发射场,飞行组参加了神舟9号的发射训练等任务准备。 目前精神旺盛,心理稳定,状态良好。 然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稳定,工作正常,进入对接轨道。
中国女宇航员首次飞行太空
牛红光表示,与神舟八号任务相比,神舟九号任务有三个主要优势:一是首次实施航天员手动对接,首次评估航天器手动控制系统,对航天员操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提出较高要求。
二是首次进行航天员轨道飞行,在轨道飞行10天,首次向轨道航天员输送和补给人员和物资,首次评估天宫一号保障航天员生活的能力。
三是首次让女宇航员执行任务,填补中国女宇航员选拔培训、医学监督与保障、女宇航员乘员设备等方面的空小白。
按照计划,神舟九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完成航天员手动操作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宇航员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室工作和生活。 第二次合体飞行完成后,宇航员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撤离,飞船返回着陆场,目标飞机移动到自主飞行轨道。
各个系统都做好了准备
根据综合任务准备和全区气象等各方面情况,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司令部15日上午召开会议,决定15日下午开始注入火箭推进剂,瞄准6月16日窗口发射。
此外,任务总指挥部会议确认了“神九”宇航员飞行机组人选,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宇航员明确将执行此次任务。
牛红光说,目前,发射场区和全区各系统已做好准备,全体参会人员有信心完成此次发射任务。 (完)
标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解读神九任务”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4796.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黄帝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