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胡小燕:农民工在政治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本篇文章2306字,读完约6分钟
据中央广播电台6月19日新闻(记者章成霞)报道,据中国之声《信息纵横》报道,胡小燕1974年出生于四川广安农村,16岁中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担任了两年幼儿园老师。 1998年南下广东佛山打工,从陶瓷厂锅炉工一步步进入岗位管理工作,2008年1月21日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前三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之一。
胡小燕经常说她是时代的幸运儿。 不能说一个“小雀”来到这个大城市,变成了“凤凰”。 至少是“小麻雀”。
胡小燕清楚地记得生命中所有重要节点的日子。 1998年10月23日,她第一次来佛山。 从四川广安武胜县大中堤村出发,首先乘车从县城、县城到重庆、重庆到广州、广州到佛山,这次需要三天三夜。 刚两岁的双胞胎女儿心里受不了,面对两万元的债务,打工是24岁的胡小燕考虑的唯一方法。 那一年,像她这样的外出打工的人光四川就有800万人以上。
胡小燕回忆说,当时家里有病人,借了约2万元的外债,当时用2万元就能盖起建筑物来。 如果只有她丈夫一个人赚钱,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偿还。
到佛山后,胡小燕被人介绍进入陶瓷厂,第一个月赚7800元,这比在老家种植的一年收入还要多。 一般来说,大家选择职业轻松的工作,胡小燕选择赚钱。 除了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外,她还会去“偷老师学艺”。 胡小燕认为,如果她学习技能,别人就无法代替她。 另外,如果她想换工作的话,也可以找工作。
那时的胡小燕,对未来的憧憬不过是攒够钱回乡还债,但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给了她改变命运的机会。 2004年,她所属的陶瓷工厂扩建,无论是否合格,都选拔了人才,胡小燕从基层工人上升到了岗位管理层。 招工培训考核生产活动全靠她一个人.她有时早上四点起床,五点到单位,晚上十点还在单位. 她脚上打了泡,回来后用针把它弄破,第二天再上班。
2007年,胡小燕获得广东佛山市“十佳外来工”称号
和无数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一样,胡小燕把汗水洒在熟悉的陌生城市,这份礼物也接踵而至,她获得了三水区、佛山市的“十佳外来工”称号。 2007年,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必须是农民工代表。 于是,在随后举行的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全体会议上,胡小燕以740票的高票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胡小燕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因为她不出众也不优秀,只是普通的兼职而已。 记者问她是否感到压力时,胡小燕坦白说有压力,但也有压力。
2008年3月5日,11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幕。 作为第一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与来自上海的朱雪芹和来自重庆的康厚明一起进入人民大会堂。 站在他们后面的是中国2亿多农民工群体。
胡小燕回忆说,从2008年到现在,她一直记得那一幕。 那是她第一次去北京,她紧张而兴奋。 “我后面有2亿多人。 我说他们的声音。 因为3月7日,在我和温总理的对话中,大家都认识到了我。 他首先问我:“燕子先生是哪里人? “”我说,“我来自邓小平的故乡,四川广安。” 大家哄堂大笑。 后来他问我:‘你来广东几年了? 现在的工资待遇怎么样? “”我坦白地回答说:“现在(的工资)有3000元以上。” ”
2009年底,美国《时代》杂志首次以中国农民为封面人物做出如下评价: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快速发展速度,引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 首先要归功于中国上千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农民工。
作为2亿多农民工群体的代言人,胡小燕们正在学习如何工作。 参加了五次全国两会,她一共提出了20项建议,包括欠薪罪、医疗保险转移、住房福利、留守儿童教育……各项建议都与农民工权益有关。
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后,胡小燕的手机号码、邮箱地址被公布在网上,她的生活一下子乱了。 电话不断响,邮箱每天蜂拥至000多封邮件,每天熬到深夜也解决不了。 不能理解,也伴随着谩骂。 “我不知道怎么解决。 我也不是万能的。 我是普通的兼职。 之后,我既然是人大代表,我想尽我所能,只要有能力帮助大家。 ”。
之后,广东省总工会为她设立了“海燕邮箱”,解决了农民工的信件。
胡小燕在佛山市三水区总工会办公室
经过五年的代表生活,胡小燕的人生轨迹再次发生了改变。 年,广东试图通过基层“两个代表一委员”选拔公务员,她加入佛山三水区工会,成为农民工们的“老家人”。 直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着“胡小燕”这个名字反映问题。 虽然不再是代表,但作为工会副主席的她,还记得日历上的工作日程。 她划分了经济和权益的一部分。 正因为工作需要,她自学了通信法律事务,马上本科毕业。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工人数增加到约3亿人。 在城市,不断放宽的定居政策让农民工在城市扎根。 胡小燕现在还是“新佛山人”,把双胞胎女儿从四川接到广东。
记者:刚来的时候,没想过在佛山扎根啊
胡小燕:真的没想过。
记者:现在呢?
胡小燕:现在不想回去(四川)。
记者:现在对你来说,佛山已经是你的家了。
胡小燕:是啊。 我已经是“新佛山人”了。
20年,从四川大山到广东佛山,从基层农民工到全国人大代表,再到工会副主席,胡小燕再把一次增长总结为“幸运”,感谢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 在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民工人数由前三名变为四十五名。 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更多的农民工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目击者说
胡小燕:“我作为代表在五年里提出了20项建议,所有建议都在逐渐完全落实。 我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农民工生活的变化,基本上现在的保障制度可以处理他们的后顾之忧,生存压力也不是很大。 社会在不断变化,各方面一定会出现一些不同层面的问题,这很正常,想办法就好。 ”。
标题:“[见证]胡小燕:农民工在政治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5185.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