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庆:大力快速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昌江绿色崛起”
本篇文章1931字,读完约5分钟
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何西庆
据海南日报2009年09月22日消息,“大力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是省六届党代会为海南绿色崛起提出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昌江实现绿色崛起的努力方向。 ”。 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何西庆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昌江有海南国家级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负责条件、能力、为海南绿色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加快“一区四地”建设
省第六届党代会指出,要实现绿色崛起,最核心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 特别强调了快速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的绿色产业。
何庆表示,加快推进昌江十届党代会提出的“一区四地”建设,将昌江建设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兴旅游目的地、海南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海南最大的新型生态建材生产基地和海南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产业定位,“绿色崛起”
为贯彻落实省六届党代会精神,昌江以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主打企业品牌,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点,以旅游业为发展点,以特色农业为增收点,以环境保护为基本点,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全力推进昌江绿色崛起。
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点,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昌江要实现绿色崛起,最核心的支撑就是迅速发展新型工业,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
何庆告诉记者,昌江目前正在积极培育和壮大支撑昌江长期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型钢铁和矿石深加工、新型生态建材、绿色生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并重点推进昌江核电项目建设,快速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建成海南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推进260万吨北一地开采、200万吨贫矿选矿等项目建设,积极谋求100万吨不锈钢技改项目落地,相对凝聚,努力形成相互依赖的新型钢铁和矿石深加工产业链。 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今年新建成华盛顿4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瑞图尾矿砂环保建材等项目,建成海南最大的新型生态建材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等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今年要加快太坡标准化综合贸易市场、农产品加工、冷冻贮藏、保鲜等项目建设,建设绿色生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以旅游业为出发点,建设海南的新兴旅游地
“昌江绿色崛起要加快、高速发展,旅游业必须成为重要的发展力量。 ”。 西庆说。
在快速发展旅游业方面,昌江依托昌江“一湾一山一黎乡”旅游资源,集中建设棋子湾和霸王岭两个国际旅游岛要点旅游景区,加快棋子湾旅游项目和海尾湿地公园建设,五年内高星级酒店、棋牌会馆和游艇码头等重大旅游设施。 引进森林旅游项目,推进霸王岭热带雨林、峡谷、温泉等资源整合,快速发展高端会议和度假疗养产业,建设野生动物观赏区和森林科普基地,塑造昌江森林旅游知名企业品牌。 并加快霸王岭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建设霸王岭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 加快培育“山海黎乡·纯美昌江”旅游企业品牌,全力建设海南新兴旅游目的地。
以特色农业为增收点,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我们的目标是到82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以上,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 ”。 对于农民增收事业,何西庆信心十足。
昌江从2007年开始实施农民三年增收计划,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84元,同比增长28.5%,增幅全省第四,实施农民三年增收计划已见成效。
何庆表示,要实施和落实农民三年增收计划,必须着力支持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加快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快速发展热带水果、冬瓜菜、热带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等热带特色农业。 以设施农业为抓手,加快冬季瓜菜基地、多年蔬菜基地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年全县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要达到8万亩。 以无规定动物疫区为依托,加快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和海产品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快速发展远洋渔业。 二是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企业品牌化战术,重振“昌香牌”芒果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十月田香水菠萝、保平毛豆、乌烈奶羊、霸王乌鸡等具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 以太网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给农民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 三、不断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制度,落实各类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和智力成果应用,逐一发挥海南大学“与县校合作”平台的作用。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是全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0人以上。 加快瓜果菜田头预冷柜建设,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互联网和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
何庆说,我们做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大幅改善民生,奋斗目标是建设昌江人民的幸福家园。 要稳步推进昌江绿色崛起,必须正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面对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干部作风建设不仅要抓住,而且要严格抓,不动,坚决应变,根治顽疾,提高效能,指导科学快速发展。
标题:“何西庆:大力快速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昌江绿色崛起”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5514.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