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信息网立足西安,纵览世界,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网民提供西安本地发生的大小事,是您了解西安最好的窗口,我们为您提供西安最新新闻信息,包括有陕西西安新闻,今日西安新闻,今天西安新闻,西安热点新闻,西安资讯等信息。

主页 > 西安新闻 > 大雁塔的千年等待——张天佑

大雁塔的千年等待——张天佑

来源:西安新闻网作者:欧陆生更新时间:2021-10-25 09:43:37阅读:

本篇文章2069字,读完约5分钟

大雁塔的千年等待——张天佑

大慈恩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所寺庙是当年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虽饱经沧桑,依然安座在西安市的南部。当初玄奘,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唐曾,经过千辛万苦,跋涉5万里,历时17年从天竺取经回来后,在寺里主持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大雁塔,之后便在此翻译经文,创立了佛教八宗之一的唯识宗。由于唐朝科举考试后,中进士者纷纷跑大雁塔来题名,因此,这里曾留下过大唐无数文人墨客的身影。其中就有杜甫、高适、岑参,白居易27岁高中进士后,曾写过“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然而,大雁塔虽然在大唐时期久负盛名,但在今天,与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相比,在文化意义上还是差点意思,至少还没有一个重量级的作品出现。也就是此时,张天佑来到了大雁塔。看来历史是注定了这一次的相逢,而大雁塔的千年等待,会迎来什么结局呢?

2012年夏,即将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张天佑来到大慈恩寺,由于他所在的学校长安大学离大慈恩寺只有一两公里(看来他考到这个大学也是天意啊),故而他是这里的常客。由于张天佑非常佩服玄奘艰苦卓绝的求索精神,于是便挥毫写下了这首诗——《登大雁塔》:

登大雁塔

拜登古塔日初落,世事人间复几何。

万里披尘终得道,十年面壁苦成佛。

玄奘是开宗立派的大师,张天佑将来也要在诗词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就是他后来倡导的诗为正音,词为自度,他要把近乎衰亡的传统诗词带到第三个发展阶段。在此,他用“万里披尘终得道,十年面壁苦成佛。”这句,把玄奘的慕道求索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可能是预感到未来的路不会太好走,后面他继续写道:

中原北望关山众,鸿雁纷征沧海赊。

玉宇浮云空满目,繁华梦里起风波。

果然,大诗人的预感是准的,他毕业去北京工作后不久,西安和北京的房价都翻番了,还不止一番。玄奘死后,长眠于西安兴教寺,由于张天佑极其佩服唐玄奘,他在《兴教寺》这首诗中还写下了一个千古名句,那就是:“人心沧海变,天道火烛明”,虽然人世沧桑变化,天道衰微,如风中蜡烛随时会被熄灭,但这一缕微弱的“道”始终存在。这个“道”,也在他张天佑的心中。

没过多久,临行毕业前,张天佑又一次来到慈恩寺,作最后的凭吊。他围着大雁塔走了不知多少圈,寺中的僧人也忍不住多看了这个年轻人几眼。或许这里是他的精神起点,也或许是他太寂寞了,他总感觉跟大雁塔有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再也不是一个属于诗人的时代了,张天佑没有知音,从不敢跟人说自己会写诗,也从不给人看。他那皱皱巴巴的诗文,在成书前都始终压在床底下。因此,他总是来到这个从大唐遗留至今的古迹前,悬想着那个原本该属于他们诗人的时代,悬想着诸多前贤的背影,风中,似乎还残留着大唐诗人们的吟唱之声。一切都随历史远去了,当初的大唐盛世,如今只剩这座孤零零的寺庙石塔,耸立在繁华喧嚣的现代化都市中。当然,还有诗人们遗留的不朽诗篇。

2008年,也就是四年前,上天念动真言,让他这个大龄复读生,再次发挥失常,辗转来到西安,来到长安大学,来到大雁塔旁。原来,这一切安排都是有原因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等待这篇锦绣华章。张天佑,没有辜负上天。他缓缓登上石塔,想起这里曾来过无数的风流墨客,又想起生前埋没无闻,去世后声名万丈的诗圣杜甫,心中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这首自度词《登雁塔》的上阙:

登雁塔

钟声荡荡叠云起,望长安、风烟汇聚,鸿将北逝。繁华落尽王朝地,暮里斜阳玉宇。当年湮灭贤达士,多少风流尽在此!几度梦回向长安,难辨烟花雾里。正是良辰悲古意。仰首问先师,雁阵鸣未已。

他似乎感到意已尽,但下半阙又一时没来感觉,远处传来雷雨之声,于是凭吊一番后便离开了。他不知道,用不了多少年,无数人将会因为“当年湮灭贤达士,多少风流尽在此!几度梦回向长安,难辨烟花雾里。”这句而纷纷来到大雁塔凭吊。前来的游客们,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名句,而腹中空空,不知该抒发什么感情了。

不久,张天佑大学毕业,他越过太行山,到北京参加工作。多年后,又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傍晚,他重游大雁塔,想起几年前还有一阙词没有写完。这时他终于知道自己的使命了。于是他在回京的火车上,写完了下半阙:

千里远渡太行道,关山久隔,人间写照。一路浮云上九霄,三千星火夜飘摇。满城草木风动影,轮回前世今朝。翻登高塔听浩渺。风雷惊昼夜,万海怒江潮!

是的,张天佑没有辜负上天。他给西安大雁塔留下了两首名篇。慕道与求索贯穿了张天佑诗词的始终。他感到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到来,也似乎预感到被千夫所指的一天。

张天佑写词虽不多,但他的对标对象是谁,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他把李白再世的广告打到文联作协的门口,而且语出惊人,或许真的是因为绝望了,所以才不在乎名声了。而肤浅如我们,若是不能跳到五百年后,以历史的视角看待李白再世这件事,都无法穿透迷雾,看清真相。你觉得呢?

附录:

《兴教寺》-张天佑

序:古之贤圣者,莫不怀仁念,立慈悲,忧心惴惴,以济世人。

传闻兴教寺,照尽世间情。

千年朝圣地,万法出众生。

人心沧海变,天道火烛明。

先师行普渡,岂在立功名!


标题:大雁塔的千年等待——张天佑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23639.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西安新闻网网站介绍

西安新闻网作为让世界了解西安的一个重要窗口,利用网络手段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西安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的权威性新闻、信息,引导西安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提供权威和真实的西安地区的实事资讯,民事资讯,旅游资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