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报告:谨防招生中的7种常见舞弊行为
本篇文章1260字,读完约3分钟
1.混淆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概念
在这种欺诈中,骗子经常利用父母对成人教育招生和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之间的区别的无知,把成人教育招生愚弄成普通高等教育招生。
警方提示:
普通高等教育的每一批本科和专科招生都有一个最低录取控制线,这些成人教育、学生资助班或合作教育项目大多不需要大学入学考试的分数,它们可以在注册后录取。
2.利用“内部指标”进行欺诈
说谎者伪造文件和印章,设立假登记处和咨询电话,并冒充大学招生官员。与家长见面时,他们经常出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色录取通知书,谎称自己持有一些高校的“内部指标”,并要求家长先支付部分保证金。
警方提示: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唯一的高考机构,不会委托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招生活动。
3.以在军校招收本地学生为名的欺诈行为
说谎者谎称当地有军校指标,这可以成为军校学生,欺骗考生家长;一些犯罪团伙甚至伪造印章和军官证,设立假军校牟利。事实上,军校和其他学院和大学一样,除了国家规定的费用之外,不向考生收取任何费用。
警方提示:
军校招生计划必须由教育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布,并通过正式招生渠道录取。
4.利用招聘“特殊学生”进行欺诈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即使分数比录取分数线低一分,考生也会错过理想的大学,而特殊学生可以根据高考情况增加10分至30分。一些不法分子只是以特殊学生为诱饵,声称他们可以通过关系以特殊学生的名义“撞见”大学,或者提供“特殊学生”资格证书,但他们需要付钱。
警方提示: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将严格执行本专业的批线,少数未完成招生计划需要降低分数的机构除外;此外,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加分政策外,没有人享有大学入学的特权。
5.打着“自行报名”的幌子进行欺骗
说谎者利用自我登记的政策来误导父母,声称自我登记不需要分数限制,但如果他们愿意花钱来度过这段“关系”,这是可以做到的。
警方提示:
经教育部批准自主招生的高等学校已经向社会公布。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应仔细了解录取政策和程序,并通过正式渠道查询录取信息。永远不要冒险去避免被欺骗和延迟他们孩子的未来。
6.打着“重录”的旗号骗人
说谎者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录取程序和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充记录”的旗号作弊。事实上,当地的招聘办公室会在网上公开征集志愿者,而不是打电话或派人去找他们的父母。
警方提示:
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将集中统一招生。不会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开展定向招生的相关事宜。
7.利用录取信息进行欺诈
犯罪分子利用父母和考生之间信息不良的空孩子,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属于正常的备案和录取,但他们向考生的父母索要学分,说他找到了朋友,拖拖拉拉的关系,花了钱才录取考生。
警方提示:
考生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准考证号码,但要注意保护准考证上的密码。
坦率地说,防止欺诈的一般原则是一句话:分数足够了,没人需要找到它;找任何人都没用,因为分数不够。“花钱买积分”和“高价入场”都是欺诈行为,所以不要相信甜言蜜语,以免被欺骗。
标题:2015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报告:谨防招生中的7种常见舞弊行为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5399.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