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陕西将全面启动分级诊疗,预计明年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篇文章922字,读完约2分钟
据《中国商报》报道,《陕西省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指导意见》已经下发,全省分级诊疗工作将于7月1日全面启动,2016年将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公民医疗现状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说,近年来,我省医疗服务的供需形势明显好转。2014年,全省医疗和出院总数分别达到1.7508亿人次和592万人次,分别比2011年增长19.5%和46.5%。
与此同时,在大型医院很难找到过度拥挤的地方,而初级医疗机构和一些小医院却很拥挤。2014年,67.8%的就诊和83.3%的出院病人集中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急诊患者分级诊疗建议
考虑到疾病轻重缓急的不同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原则上应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必要时有序转诊。
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急诊患者、急诊患者和术后患者可直接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无需转诊。65岁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婴儿、孕妇和产妇、精神病患者、重大传染病和急性传染病患者,以及居住地与医疗保险统筹地区分离等。,可以选择就近的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医疗机构直接就医。
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倾向于基层患者
医疗保险政策同步调整,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引导慢性病患者优先选择基层。转院病人实行累计起付线政策,按规定比例报销,转院病人不设基层起付线。
未转诊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非危重患者,报销比例将降低。合理占用医疗资源的患者应享有较高的补偿率,而占用较多医疗资源的患者应享有较低的补偿率。
也就是说,如果居民第一次来社区,他们会因为生病而转到大医院住院,报销率会更高。但是,如果没有特殊疾病,他们将去大医院治疗和住院,医疗保险的报销率将相应降低。
■扩展读数:
医疗分级诊疗系统的实施意义
分级诊疗制度是指不同层次、不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根据轻、重、慢、急疾病和治疗难度,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及时、便捷的双向转诊,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
分级诊疗体系的核心政策和措施可以概括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快速慢分治疗、上下联动。
分级诊疗制度在中国的实施
目前,青海、上海、浙江、黑龙江、四川等7个省市已经启动省级分级诊疗工作,部分城市已经开展试点。
标题:7月1日,陕西将全面启动分级诊疗,预计明年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5465.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