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中国肺移植数量跃居全球第一,但只用了不到5%的捐献肺器官
本篇文章894字,读完约2分钟
一个人选择两个大的肺移植中心
说到中国肺移植,一定绕不过一个身体——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中日医院肺移植中心副主任陈静瑜,他也被称为中国肺移植的第一人。 年中国肺移植登记系统报告肺移植手术299例,陈静瑜领导的团队完成了约8成。
“在数量上,我国的肺移植数量已经居世界第一。 ”。 陈静瑜在澎湃情报中表示。
年3月,中日医院与无锡市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定,引进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成立医院肺移植中心,时任中日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任中心主任、陈静瑜担任中心副主任。 单独建立肺移植科,这在全国只有无锡市人民医院和中日医院两家。
从肺移植中心的建立到肺移植数突破100例,中日医院花了一年时间。
“在中日医院花了一年多时间完成的肺移植数量是在无锡花了15年时间完成的高度。 ”。 陈静瑜说。
中日医院肾移植中心成为世界上年手术量超过百例的八大肺移植中心之一。 围手术期生存率为80%,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肺移植无供体不足受体
与其他器官移植患者相比,肺移植患者最大的区别是供者不缺乏。
陈静瑜关于澎湃情报说,“去年5400多名患者捐赠了肺器官,但不到5%,这个比例是肝肾器官的80%-90%。”
“我非常同情很多肺病晚期的患者。 屏住呼吸是天下最痛苦的心情,因为离濒临死亡的心情最近。 ”。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说,很多肺病患者甚至有些医生都把肺移植看作最后的救命稻草,病程到了晚期才考虑进行肺移植手术。
陈静瑜说,中日医院肺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岁。 在国外,65岁以上的患者不进行肺移植,目的是把捐赠者留给更年轻的患者,使移植患者的利益最大化。
那些患者需要进行肺移植,目前我国没有评价肺移植指征的量化指标。 “某医生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肺移植,需要通过系统判断、动态进化因素进行判断。 ”。 王辰表示,对多个慢阻肺、肺气肿、肺纤维化等患者,请不要考虑使用濒临灭绝的呼吸机、ecmo进行肺移植手术。 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 (本文来自澎湃情报)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sinafinance )。
标题:【财讯】中国肺移植数量跃居全球第一,但只用了不到5%的捐献肺器官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1345.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