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残友集团创始人郑卫宁:主流社会的商业精英关注的并不是财富神话
本篇文章1507字,读完约4分钟
残友集团创始人郑卫宁:主流社会商业精英关注的不是财富神话
金钱的童心
残友集团的创始人郑卫宁把资产100亿元的残友基金会交给她的女儿管理,自己担任执行会长。 他说:“我们不是家族基金。 因为基金从成立第一天开始就是社会资产”。
20年前,5名残疾人用一台电脑,插上网络翅膀,在深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残疾人高新技术网络企业残友集团。 在过去的20年里,残友集团旗下已经诞生了两家新三板上市企业残友软件和残友电子商。
“主流社会的商业精英关注的不是财富神话”残友集团的创始人郑卫宁在第一财经cbla商业领导人的颁奖仪式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时说:“在网络经济中产生的没有体力的劳动给了残疾人千年的困难机会, 残友集团可以在深圳没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拥有自己的一栋和两个上市企业,残疾人集团融入了更多的主流社会,证明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更包容”。
郑卫宁说,从慈善公益来说,残友集团已经领先世界,但从商业行业来说,残友集团的经济量比不上很多公司。 “这个网络的高速发展把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 ”。 郑卫宁告诉了第一财经记者。
用高新技术手段为残疾人创造就业岗位是郑卫宁创业的初衷。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残友软件已经成为由技术精英组成的高科技软件企业,残疾人通过参加这个平台,可以改变“活法”,得到社会的更尊重。”
郑卫宁今年62岁了。 他从小得了血友病,去年做了胃癌手术,接受了化疗。 现在的年龄对他来说过着“奇迹”。 他是个乐观的老人,早就习性与死神竞争了。 成立企业之初,郑卫宁没有想到以赚钱为目的。 郑卫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残友集团赚的钱都是用来招募残疾人员工的,不留利润。”
2009年,郑卫宁将其持有的残友集团90%以上的资产捐赠给残友慈善基金,使残疾人在高新技术行业的就业迅速发展。 “从基金会成立之日开始,我就把自己的所有权捐给基金会,残友的所有权迎刃而解,为基金会持股。 ”。 郑卫宁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基金会是残友,更大的意义不是募捐,而是处理了社会公司所有制的问题,处理了社会公司不分红的问题。 残友集团从成立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分红,也没有民间股东。 ”。
现在残友基金会的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郑卫宁是残友基金会的执行会长,他的女儿成为基金会的会长。 这可以很容易地把残友基金和家族基金联系起来。 但是郑卫宁说,应该纠正这样的误区。 “我们不是家族基金。 因为基金从成立第一天开始就是社会资产。 基金会的第一理事不是家族成员,而是残友的创始人和志愿者。 ”。
通过与第一财经记者的谈话,郑卫宁也透露了最初没有考虑设立家族基金的遗憾。 “我曾经非常反对家族基金的模式,后来北京的徐永光(希望项目创始人、南都公益基金理事长)老师和我说话,启发了我。 ”。 郑卫宁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他主张我把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伟大梦想留给我的子孙,建立家庭基金更可靠。”
郑卫宁也对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机器人的大量崛起,人劳动所需的体力工作越来越少,脑力工作越来越多。 因为这项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给我们残疾人的机会就越多”。
年,郑卫宁应邀到哈佛大学发表演讲。 当时他说:“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千年劳动是以体力交换的,到了互联网时代,劳动只需移动鼠标、触摸键盘就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我们知道,现在郑卫宁推行的重要计划之一是与手机制造商合作,通过内置软件,为残疾人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 另外,上个月末,郑卫宁增收了残友软件的股票。 10月30日,他在股票转换系统中通过协议转让方法增收6.9万股,股票增加1%,权益变动后持股比例为45%。
标题:【财讯】残友集团创始人郑卫宁:主流社会的商业精英关注的并不是财富神话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1801.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