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一带一路”——汉仪字库复刻敦煌写经字体亮相敦煌文博会
本篇文章969字,读完约2分钟
9月20日,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开幕,敦煌文博会是中国目前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 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今年敦煌文博会在文案上精心设计了“论、展、演、创、贸易、游”6个主体活动,增加了文化经济贸易、文化创造等方面的文案。
“这次文博会以推进文化交流,共同谋求合作迅速发展为主题,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习近平主席发给第一届敦煌文博会的贺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
国家《十三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中,发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作用”。
在这次博览会上,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中国古代书法字体库研究开发”课题组与汉仪文库合作的敦煌重宝《敦煌写经-佛说维摩诘经(王相高书记)》的数字化文库,于年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 这本词典的开发经过一年,系统地研究、分解了王相高抄写的维摩诘经800多字原文的书法特征后,初步模拟了数字设备可以采用的9000多具书写本特色风格的汉字。 在目前一带一路的国策下,这本词典的研制对中国敦煌文化、书法文化、宗教文化数字化宣传与“文化网络+”的结合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也为学术研究与文化产业文案研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敦煌写经《佛说维摩诘经》王相高于后凉麟嘉5年6月9日(公元393年)距今1600多年完成,该残卷全文6千8百多字,由850多个汉字组成。 这本书是目前已知的敦煌所有写经中有记录年、有落款的第一本书,现在也为人所知,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是这个时期具有具体姓名的书法家遗书书法真笔最多的人。 这本书历史和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深远,可以说是“敦煌重宝”。
复制敦煌写经字体的这个字体企业的汉字仪文库,近年来在汉字文化价值发掘方面屡有惊人的作品,最近发表了从3000年前的甲骨文派生出来的汉仪陈体甲骨文。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甲骨文设计文库,也是不以书写为第一功能的文库,重点是汉字文化的派生,开发了多维字体的使用场景,更重视汉字的装饰性和文化的传达。 从以前流传下来的实用词典到甲骨文文化符号的迅速发展,汉仪词典继承了“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完成了从字体上升到“字文化”的理念升级,承担着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
标题:【财讯】“一带一路”——汉仪字库复刻敦煌写经字体亮相敦煌文博会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1875.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