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昔日大佬仰融重新出山 正道集团花400亿宁波造车
本篇文章3618字,读完约9分钟
昔日大佬现在又来了,昔日中国第三大富豪融入汽车行业做出了新的动作。
2月20日,仰融成立的正道集团( 01188 )宣布企业于2月17日与宁波奉化政府、北京威卡威、北京致云签订了战术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书包括电池合资企业和新能源投资基金的大部分。
也有消息称正道集团新开发的新型豪华电动汽车h600将于3月7日在日内瓦表演中出道,这辆新车由曾经驾驶设计法拉利、兰博基尼、贝克典型模型的意大利设计企业贝尼法里纳设计,
还是和政府合作,还是制造汽车,类似的桥段9年后再次上演。 那时,这辆华晨汽车的创始人雄心勃勃地提议建设“300万辆”的整车厂,投资额超过千亿,以新能源车为主。 两年后,这个计划最后归于沉默。
不可思议的是,去年6月参观台湾时,仰面向纯电动汽车投了反对票。 他看了看,没有看到纯电动汽车,也向大陆政府支付巨款补助电动汽车工厂,认为不对,呼吁台湾不要落后。
在这种矛盾的前后,你仰泳于以下什么样的象棋?
财技迷局
从仰融对媒体的重复表现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全球化视野”、“最先进的技术”、“规模最大的利益”、“渴望产业结构”等词语。
这从一开始就广泛质疑他的造车计划。 评论界有一种流行,说仰卧起坐的汽车制造计划是不现实的。 因为他擅长“玩金融”。 言外之意,仰融的项目是“纯忽悠”。
根据汽车商报的盘点,仰融当时拥有的资本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技术储备,到2009年,仰融是世界三大权威内燃机的研究开发机构之一德国fev企业(丰田混合动力技术的原型和第一代技术来自fev ) 二是成为资本运营平台的正道集团。
2月21日前收回,正道集团报告0.194港元
仰融计划通过正道集团制造“正道牌”混合动力车。 目前正道集团的主要营业业务是“天然资源业务,锂电子动力电池的开发和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和生产; 开发先进的电池材料”。
全年,正道集团都在努力消除外界的疑问。
首先,在美国设立了集团子公司正道汽车,同年正道汽车和意大利乔治·阿罗设计企业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签订了整车开发和设计协定。 之后,正道汽车企业执行总裁王川涛率领十几个核心团队来到中国许多城市进行考察。 仰融一直向外部解释说,不是“停留在嘴里”,而是“真正的长矛干”。
令人吃惊的是,背融和他的正道汽车队年后突然陷入了沉默。
据智通财经整理透露,年以后,正道集团将进入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准备期。 他们对原远东金源业务进行了一系列业务改造,除动力电池外,还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方面进行了布局,经营了游乐园。
2008年,正道集团首先收购了北京世纪的万业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企业,投身于环保产品和相关业务,扩大了生物有机肥业务。 同年收购吉林盛世矿业有限企业,主要经营探矿业务,但至今这个矿业没有获得销售额,也有支出造成的损失。 关于室内游乐园项目,由于赤字于2009年关闭。
正道集团年后很多业务没有收入,唯一的收入项目是锂电池动力电池,这项业务全面损失。
另外,仰融提出了eb-5融资计划。 根据美国移民政策,投资者投资55万美元,5年后本人和家庭可以获得美国绿卡,获得65万美元的正道集团企业股。 仰卧的方案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个方案有前提,需要投资创造10个就业机会。 换句话说,投资者的55万美元被投入,正道车至少要在阿拉巴马雇佣10名员工。 仰融说,正道集团在这方面的特点是拥有阿拉巴马州80%的eb-5投资移民中心的所有权,有越来越多的指标。
但是,对于这项投资移民政策,当时的阿拉巴马州知事持谨慎态度。 他对美联社表示:“正道汽车项目的不明确性太大,在资金执行之前谈论任何事件都太早了。” 因此,eb-5融资计划也成为人们仰望的疑点之一。
年8月29日,股票处于停职期的正道集团宣布,董事会将转让集团全资子企业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佳贝思) 75%的股票。 这被认为是正道集团连年处于赤字之下的“壮士断臂”。
华晨系帝国
仰融的名字曾经与“华晨汽车”紧密相连。
1992年10月9日,华晨汽车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公司的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 这成为中国国有公司海外融资的第一个例子。
这背后的飞行员正是仰卧起坐。
1991年,仰融与他在香港成立的华博财务企业和隶属沈阳市政府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企业(金杯)合资成立了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企业(金杯客车)。 成立之初,华博将金杯客车25%的所有权归于华博,将60%的所有权归于金杯汽车,将其他15%的所有权归于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企业(海南华银)。 之后,华博收购了海南华银的所有权,这样华博实际控股了40%。
能够在中微子成功融资,当时金杯客车的CEO和社长的仰融首先在百慕大注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企业(华晨中国),作为金杯客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融资工具。
1992年5月,仰融还聚集了华博、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几个中国政府机构成立了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中国金融教育快速发展基金会。 以中国金融教育快速发展基金会的“社团法人”身份,把华晨中国变成了国有公司。
然后,仰融将其40%的金杯客车所有权转让给了华晨中国。 金杯也将其11%的所有权转让给华晨中国。 至此,华晨中国拥有金杯客车51%的所有权。 1992年10月,华晨中国成为中国第一家海外卡上市的内地公司。
华晨上市因仰融一战而闻名。 杨融很快意识到,无意中进入的汽车领域可能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行业。
之后,花了8年时间,通过资本运营,以华晨汽车为中心,至少包括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企业和大量非上市企业,成功建设了资产一次性达到300亿人民币的集团。 这就是被称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华晨系帝国是资本市场上想要纵横匹配的顶点作品,但他之后的战败也做了伏笔。
被驱逐的操纵者
他可能不到一年,就从风景无限的顶点降到了谷底。
2002年3月11日,财政部公司司发送了“311文件”,认定华晨的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直接分配给辽宁省政府。
2002年4月,由于投资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严重分歧,引起了与辽宁沈阳政府之间的矛盾。 5月,金杯汽车发表在2001年报上,亏损8亿元,华晨系上市企业年度财务状况欠佳。 在申华控股5月31日的股东大会上,仰融最后公开,中小股东对华晨的运营能力提出了疑问。 会后,仰融选择了去美国的“疗养”,从此与中国无缘。 6月18日,华晨中国董事会解除了仰融的企业主席、总裁等职务。 10月,通过香港企业以侵占资产和侵犯行政为由起诉了中国金融教育快速发展基金会。 但是起诉没有被受理。 10月21日,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因涉嫌经济犯罪发布了世界通缉令,正式批准逮捕。
什么时候回高峰?
杨融离开美国沉默一段时间后,期间华晨汽车从中微子退市,华晨是易主地方国资委。 但是没有放弃他的资本事业,他在香港组成了正道集团。
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2年的香港欢乐天地企业,1999年以仰面交换股票的方法接管。 2000年10月,他将这家上市企业改名为圆通科技控股企业。 之后,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重组,到2008年2月为止改名为远东金源集团,2年后改名为正道集团。
在帮助布局的正道布局中,长期目标定位为“业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开发者和制造商”。 其中,美国作为高科技阵地,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合作开发了石墨烯电池,并获得了美国专利。
根据2月20日的战术合作框架协议,宁波奉化政府同意根据现行优惠政策协助宁波合资企业及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营,提供支持和优惠政策待遇。 企业同意在宁波奉化政府行政区域内设立研究中心,进行动力电池及相关正极、负极材料的研究事业,包括石墨烯、电解液、电芯及电控系统。 成立专家研究小组,为团队核心成员提供专业和发展培训支持。
宁波项目未来的进展还不知道。 由于8年前仰卧提出了同样的计划,正道集团没有通知智通财经宁波项目是否继续8年前的计划。
2009年6月23日,他通过越洋电话发表了回国继续制造汽车的宣言。 这个宣言惊人的是“放置卫星般巨大”的汽车计划。 今后8年,将提供生产能力300万台、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10万人的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这些数字只是“中美两国启动”的中国部分,他的整个计划是在中国投资400亿人民币,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
当仰天向世人展示这个宏伟的计划时,最令人吃惊的是超过千亿人民币的庞大投资计划。 面对很多资金来源的疑问,仰融在媒体采访中轻松地说“钱不是问题”。
尽管豪言壮语,但仰仗庞大计划的资金来源有多少可行性?
2008年,仰面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的话依然是“3年后(无法超越曾经创造的光辉),自己的人生就这样毁了。 三年后就会知道! ”。
现在三年过去了,仰卧起坐也在香港。 人的正道是沧桑,在令人目眩的财技游戏背后,仰面融化还能回到高峰吗?
标题:【财讯】昔日大佬仰融重新出山 正道集团花400亿宁波造车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2276.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