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丝绸之路:金币背后的国际形势
本篇文章1156字,读完约3分钟
金币铸造:想和中国建交
1970年10月,建筑工人在距离地表0.8米的Xi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建筑工地发现了一个普通的罐子。当盖子被揭开时,祭坛上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立刻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据判断,这是一个唐代遗留下来的地窖,包括这枚金币,已经出土了1000多件各种文物。
经过清理和考证,专家确认这枚金币来自拜占庭,正面两个带王冠的半身像应该是拜占庭皇帝希拉克(左)和他的儿子。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被分为两部分。东方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为中心的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在中国史书上被称为“富森”。当拜占庭最强大的时候,它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希拉克开始担任非洲省省长。公元610年他登上皇帝宝座后,开始铸造刻有自己头像的金币。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占领了亚洲和非洲的大片拜占庭领土,唐朝通过与突厥的战争在中亚获得了很高的威望。处于两个帝国之间的希拉克希望通过北方丝绸之路向中国派遣特使,并建立外交关系,共同遏制阿拉伯帝国。
但是直到他死后的第二年(公元643年),拜占庭的使者才第一次来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接见。他同意拜占庭建立外交关系的要求,“降苏夕以示安慰,赐灵气”,但拒绝了这一共同要求。
两枚金币+两枚银币=一个奴隶
由于经济发达和对外贸易活跃,拜占庭金币在西亚和中亚广泛流通,是当时的国际货币,其地位不亚于今天的美元。
拜占庭金币最晚在南北朝中后期已经流入中国。在没有汇率概念的时代,拜占庭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是多少?以下两个史料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一份历史资料来自英国探险家斯坦,他在长城隧道遗址发现了粟特文字2号,并记录了粟特商人用“钱”来添加米酒来购买成捆的丝绸并运输到中亚的撒马利亚。第二份史料是在南疆大漠出土的一本胆小的鲁书,其中记载了一个胡用两块“钱”和两块“钱”买了一个男奴,同时用一块“钱”买了一卷精美的地毯。这里,“钱”指拜占庭金币。
金币拥有者热衷于收集不同国家的货币
并非所有拜占庭金币流入中国后都被用作货币。例如,在Xi安何家村发现的这个是私人收藏。他的主人还收集了从春秋到北周的许多中国朝代的货币,高昌、波斯、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外币,以及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金和银的开元鲍彤。
最流行的说法是,金币的主人是唐朝的国王李守礼,因为他的宫殿位于何家村一代。他是张淮王子李习安的第二个儿子,他受到父亲的牵连,并受到祖母武则天的迫害。李氏家族重新掌权后,李守礼得到了他的两个叔叔(中宗的李习安和宗瑞的李丹)和他的堂兄弟(玄宗的李隆基)的厚爱,这也为他的钱币收藏提供了便利。
只是到了后来,安史之乱打破潼关,直逼长安时,长安城兴化广场的春王府已经乱成一团。面对生活,这些硬币似乎无足轻重--它们和其他金银器皿一起被放入祭坛,被仆人们埋在地下。谁曾想到这个葬礼会超过1000年?
标题:未知的丝绸之路:金币背后的国际形势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8150.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