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解读广州楼市限购升级:认房又认贷,“假离婚”也没有用
本篇文章1890字,读完约5分钟
解读广州楼市限购升级:住房认识和贷款认识、“假离婚”也没用
在北京制定管制新政的当天,3月17日深夜,广州紧随其后,购买升级也受到限制。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复印件,控制这次广州新政的“猛料”包括社会保险从3年改为5年,认识室和认识贷款, 增城、从化还不在限制购买的范围内,继续执行至今为止的政策。 新政从3月18日开始正式施行。
社保3改5,刚过“穗六条”,只等了两年
根据《通知》的规定,非市户籍居民家庭可以提供购房之日的5年前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说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说明的,限制在本市购买一套住房,非市户籍居民家庭通过个人所得税缴纳说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说明
也就是说,外国人在广州买房需要连续纳税5年或社会保险5年,比以前更严格。
年11月18日,广州发表了《穗六条》,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实施房地产市场管制事业的意见》(穗府办〔〕44号),根据《穗六条》的规定,可购买之日5年内本市缴纳3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的说明或社 简单来说,购买住宅前的5年内持续支付3年社会保险即可。
业界内认为,截至2011年11月18日,“穗六条”受到满3年,即“穗六条”3年社会保障限制的外国买家,只要在该政策制定前后开始缴纳社会保障,此时就相继获得了购买资格。
但是,今天的广州控制新政出台后,刚过“穗六条”规定年限的买家可能还得等两年。
认房认贷,“假离婚”也没用
与以往的限购政策不同,广州这次的新政决定了住房认识和贷款认识,同时“具有市户口的成人单身(包括离婚)的人在市内购买一套住房被限制”。
业界认为,这种方法旨在打击“假离婚”的购买者,是填补脆弱性的措施。 例如,夫妇双方共同购买房子,共同申请房贷的情况下,即使通过“假离婚”,由于其中一方离家出走,有房贷记录,离婚期间也只能购买一个套房,成为“没有房贷记录”,首付的三成 根据规定,“居民家庭名在本市没有住宅,但有住宅贷款记录的情况下,购买普通商品的住宅首付比例在40%以上,购买普通商品以外的住宅的首付比例在70%以上”。
增城从化还没有包括在限购之内
这个月末,广州有多个分区拍卖。 广州控制的升级对3月29日的拍摄地有什么影响? 对此,合富地产研究院顾问黎文江认为,拍摄前广州如果不出台控制政策,拍摄地价高后的房价将无法控制,影响很大。 所以政策反正会出台,所以最好在拍摄前出台。 开发者也可以早点制定计划。
广州克利瑞首席市场分析师肖文晓认为广州新政的一大优势是北上很深。 去年以来,作为唯一没有限购限制贷加码的一线城市,广州房价连续上涨的“突出”表现使地方政府的控制压力急剧增加,以前土地市场的高热不退是因为今年的控制有难以放松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北京宣布最严格的控制政策后,广州处于表率之中。 春节后,在广州二手楼市涨潮中,街头巷尾又开始炒房价问题,纸包不住火,到时候降温了。
但是,值得观察的是,从化、增城区按照现在的政策执行,没有购买限制。 黎文江认为,这来自避难中心城区人口的考虑。 社会保障5年提高,外国买家的诉讼充斥周边城市。 增城不限于购买,可以承担这一部分的申诉。 很遗憾,现在增城的新商品量很少。 除此之外,在3月29日的拍摄地,3个地块还没有拍摄就打破了历史大楼的价格,各种因素重叠,对增城地区的房价有很大影响。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管制政策可见一斑
1、户籍家庭只能购买两套住房。 非户籍常住家庭( 5年社会保障)只能购买一套住房。 现在四个城市都一样。
2、单身户口人口,只能买一套住房。 四个城市是一样的。
购房者家庭名称本市有一套住房的,再次购房。
深圳:贷款首付比例在70%以上
北京:购买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在60%以上,购买非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在80%以上
上海:购买普通私人住宅时,首付比例在50%以上;购买普通住宅以外时,首付比例在70%以上。
广州:贷款首付比例在70%以上
4、没有住房贷款,购房者的家庭名称是本市没有住房,但有商业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购房者:
深圳:贷款首付比例在50%以上
北京:购买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在60%以上,购买非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在80%以上
上海:购买普通私人住宅时,首付比例在50%以上;购买普通住宅以外时,首付比例在70%以上。
广州:购买普通商品的住宅首付比例在40%以上,购买普通商品以外的住宅首付比例在70%以上
5、无房贷,第一套房首付:
深圳: 30%
上海: 35%
北京: 35%
广州: 30%
(资料来源:南方+ )
标题:【财讯】解读广州楼市限购升级:认房又认贷,“假离婚”也没有用
地址:http://www.aq6w.com/xaxw/12206.html
免责声明:西安新闻网是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本地门户网站,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西安新闻网将予以删除。